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唐厚成
近日,一则“兰大学生‘儿臣’的账单与‘额娘’的神回复”在网络爆红。具体事件为一名兰州大学在读的大学生以“儿臣”式的口吻向其目前汇报了自己的资金支出情况,母亲则以“额娘”式的口吻进行了回复。
两则对话虽很剪短且让人忍俊不禁,但爱之深、情之切,无不让人感动和深思。如“有多残忍有多爱”、“额娘就是把身子弯成弓,也要把你这支箭射向你要去的远方!”、“母爱不是一杯有限的水因分享而减少,而是源源不断的水”等经典句子。更重要的是,这则“煽情”的神回复对于我们教育孩子、弘扬家风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要让孩子学会交流。儿子与母亲的互动,滴滴见真情,这是这则所谓“神回复”里最直接的体现。 父母要与孩子多多交流,不仅是谈话、共处或者陪伴,更要采取更多灵活的交流方式进行互动,促进彼此感情的升华和共鸣。“书札信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神回复”里“儿臣额娘”不是噱头、不是吸睛点,而是这种称谓的背后所承载的感情分量,书信这种交流方式值得提倡,一些言之不能言、言之却未能言尽的想法能借助书信诉之笔端,气氛轻松且融洽,情感真实又饱满,这能让更多的家庭在平等和谐的交流过程中增进情感、增加互信。
要让孩子学会才能。“儿臣额娘”式的对白不是每个孩子、父母能写出来的。两则书信兼容古文与白话文的形式,语言简朴却极富文采。比如“额娘也愿意站成一棵树,在故园为你日夜守望。在你高飞心累时,伸开我并不强壮的双臂,温柔地拥抱你,对你说:无论怎样,你都是我的太子,我都是最欣赏你的额娘”。我们常说“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和品德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尤其是父母要做好示范,事件中的母亲作了很好的榜样。弘扬好的家风,既要在品德做人上教会孩子,又要让孩子多点诗心相伴、多些真知相随,让孩子脚踏实地,远离世俗和浮夸。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除了我们经常讲的“人格独立、精神独立”,最直观、最直接的就是“经济独立”。前不久,“大学生生活费如何使用”引起媒体热议,许多家长为孩子的生活费担忧甚至“亚历山大”,他们担心的是孩子用钱不合理,而是担心孩子滋生享乐挥霍浪费的坏习惯。而恰好,事件里孩子的“经济账单”让母亲喜,也给了广大父母生动一课。孩子的独立不仅是人格精神的独立,更应在学会平衡经济上独立。某种意义上讲,经济独立是孩子学会自立的第一步。大学生追求自立,不仅要从做人做事上体现,更应该从“不随便向家里要钱、不随便花钱”来体现。
要让孩子学会关爱。“儿臣额娘神回复”之所以在网上热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字里行间的“爱”感人,儿子爱母亲,母亲爱儿子。这种爱不是溺爱、不是滥爱,而是亲情的自然流露、互相传递。儿子的“请用额娘想要什么礼物?千万别客气,否则我就不客气了,空手而归”淘气顽皮也好,母亲的“额娘失态了,泪眼朦胧。”慈爱真切也罢,都是彼此心里有另外一个“你”。想起很多年前的“妈妈洗脚”的广告词,我们谈父爱母爱,其实每天都环绕在周围,父母的一声问候、一个微笑或者一次抚摸都是爱的传递。作为孩子,要学会关爱父母,哪怕是日常的一个电话、生日的一声问候或者某天突然的一个小礼物,都是最好的爱的宣言。(作者单位:罗田县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