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壹学者
作者:熊红娟
摘要:英孚教育研究显示,中国的“英语能力”被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赶超,今年排名下滑10个位次。基于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和教学动机来探讨英语能力的下降,简要分析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学生和使用英语者)对教育功利性的误读是导致英语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动机 教育功利性 英语能力
一、 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方法。[1]教育的产生是生存本领的传授和以此为目的的生产活动,其间主要是为了生存,为了从事社会生产。[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也越来越明确,并在不断地完善。从整体来说,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可以分为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还有教育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教育的这些功能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社会的发展也使得教育的流动性功能变得更加明确。
二、 教育的功利性
谈及教育的功利性,首先要界定功利性的含义。在西方,功利性指的是实用性,而在中国,“功利性”中的“功利”涉及到了两层含义:一是做一件的目的;另一种则指急功近利。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指代合适的功业带着适当的利益;而后者则过分关注功业所带来的利益。[3]教育的流动性功能在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使得教育的功利性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教育目的的本质是践行不带贬义色彩的功利,但是社会现实的发展促使英语学习者误读了教育功利性的本质特征。因此,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动机也会有本质的不同,教师教学也会因为对教育功利性的误解而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这些原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三、 英语能力下降的原因
影响学习者英语能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从教育的功利性出发来探讨学习者英语能力下降的原因。(这里谈及的功利性主要指第二种意思,急功近利)
(一) 社会观念引起学习者的功利导向
作为社会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才学习英语,这种学习也是为了某工作领域的需要。脱离了该领域的情景,很多时候,交际也是无从下手。当然,有些学习动机比较强的学生想要通过学习英语来出国或进修,经常会选择参加一些英语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学习,但是培训机构本身是一种盈利性机构,其急功近利的引导会更强,而基于这种方式培训的英语学习者多半会因为速度而“消化不良”。
(二) 学校教育方式影响语言学习和运用
一些应用型学校的教师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只注重应试教育而缺乏真正的英语教学,比如大多企业要求毕业生需要通过四六级才能上岗就业,因此很多学校的老师就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导向进行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听说的能力。这种哪里需要补哪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 英语学习者功利性太强且学习动机肤浅
目前高校的学生学习英语功利性很强,很多学校只有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英语,这段时间学生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能会认真学习英语,一旦通过就会停止或者很少花时间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深入体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真正对英语进行深层次加工,因此在英语使用过程中障碍重重,英语能力十分低下。其次,当学生学习英语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获得一张证书,那么这种学习是缺乏弹性的,无法持续。学习者往往会因为目标的达成而放弃继续学习。同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学习英语也会让学生有压力,当压力超过了情感过滤的程度时,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并且这种情况下学生更难以体会到英语学习本身的乐趣,甚至会产生厌恶,因此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总结,教育功利性的误读使得学习者更多的关注外在的实用性而忽视英语本身及其英语所承载的文化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学习者运用英语的能力低下。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重新审视英语学习的功利性,从学“求外”转入“求内”,这样才能学到真功夫。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
[2]邓易难. 论教育本质功能的弱化与强化[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1:99-101.
[3]何娟,张丽玉. 为“教育的功利性”正本清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14-16.
作者熊红娟,点击学术名片,可与作者在线交流;壹学者观点集萃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yixuezhe@rucdm.com,点击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