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2015人类发展报告

75万学者已加入 壹学者2016-01-19

来源:社会科学报

作者:熊一舟 编译

  2015年12月1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发布《2015人类发展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人类发展指数值得到了大幅提升,而工作是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类发展的关键所在。全球绝大多数人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工作,在全世界73亿人口中,有32亿人正在工作。新兴技术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现象和环境挑战正快速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数字革命创造了许多新的工作形式。但全球数字鸿沟依然存在,2015 年发达国家的家庭互联网普及率为81%,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仅为34%,最不发达国家只有7%。

  在2015年的“人类发展指数”全球排名中,挪威继2014年后再次排在首位,第二至十位分别是澳大利亚、瑞士、丹麦、荷兰、德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排在第20、第50及第90位。以色列排名第18位,较去年提高一个位次,位列意大利、法国和奥地利之前。最末位即第188位的是非洲国家尼日尔。

  工作是促进人类发展的关键所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球人类发展指数值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值都已经大幅增加。这一进步是逐渐取得的,其成果惠及全球各个地区。生活在低人类发展指数地区的人口数量从1990年的3亿人下降到2014年的1亿人。今天,人们的寿命更长,更多的儿童能够接受教育,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清洁的水和基本的卫生保障。这些进步与更高的收入一起,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的生活水准。当前一场数字革命将不同社会和国家的人连接起来。这都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方面。

  从1990到2015年间,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收入贫困状况减少了三分之二还多。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从19亿下降到了8.36亿。婴幼儿死亡率下降了一半多,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人数从1270万减少到了600万。尽管全球人口从53亿增加到73亿,但有26亿人获得了水质良好的饮用水,21亿人的卫生环境得到了改善。73亿人以不同的形式工作,对取得上述进步作出了贡献。从事农业劳动的近10亿人和5亿个家庭农场生产了世界上粮食总量的80%以上,改善了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在全球范围内,8000万名卫生和教育工作者增强了人类的能力。全球从事服务行业的10亿人也为人类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国和印度,从事清洁能源行业的2300万人提升了环境的可持续性。

  工作的社会价值超越了单个工作者的收益。超过4.5亿个企业主正在对人类的创新和创造力作出贡献。约5300万名领取报酬的家政工作者解决了人们的照料需求。儿童照料者正在为使他们成为未来的工作者做好准备。照顾老年人或残疾人的工作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能力。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的工作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每年超过9.7亿名志愿者为家庭和社区提供帮助,构建社会网络,增强社会凝聚力。人类发展的宗旨是增加人类的选择,关注人类生活的丰富性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富裕。对人类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工作。全球绝大多数人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工作,工作占据了他们生活的一大部分。在全世界73亿人口中,有32亿人正在工作,而其他人则在从事照料工作、创造性工作、志愿工作和其他形式的工作,或者正在为成为未来的劳动者做准备。

  工作除了能使人们谋得生计外,还能使人们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工作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实现性别平等的关键。工作还能使人们完全融入社会,获得自信和价值。工作能造福公众利益,而照料工作则能构建起家庭和社区内的紧密纽带。此外,工作还能促进社会发展。人类共同工作不但能增加物质财富,还能积累各类知识,成为形成文化与文明的基础。所有这些工作如果都是环境友好的,就将泽被一代又一代人。最后,工作激发了人的潜能、创造力和精神。

  数字革命是推动工作转型的驱动力

  工作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这对人类发展产生影响。推动工作转型的驱动力是全球化和技术变革,特别是数字革命。全球化促进了全球之间的相互依赖,对贸易、投资、增长和就业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技术革命时代。数字技术发展和渗透的速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美国花费了50年才使一半人口拥有了电话,但仅花费了10年就使一半人口拥有了手机。截至2015年底,全世界拥有超过70亿个移动电话签约用户,超过30亿个互联网用户。但是,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和城乡之间的人们能够从数字革命中受益的程度是不同的。2015年,发达国家里81%的家庭能够使用互联网,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仅为34%,在最不发达国家则为7%。

  通过外包和价值链,全球化将全世界劳动者和商业都连接在一个全球网络之中。一些公司将部分职能或非核心活动分包给其他成本低廉的国家。例如,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苹果公司产品设计、销售、制造和组装的人员达75万之多,但苹果公司真正雇佣的人员只有6.3万人。当前,许多经济活动都已融入跨越不同国家的全球价值链之中。这种融合既包括原材料和配件的融合,也包括市场准入和售后服务的融合。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通过分散式和国际化的生产流程创造中间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近年来,知识日益成为生产的中心。即便是在制造业中,产品的价值也日益来源于其内嵌的知识。2012年,知识密集型产品、服务和金融贸易价值近13万亿,其增长速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1.3倍,并占所有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量的很大一部分。数字革命产生了许多新的工作形式,如共享经济(GrabTaxi)、业务流程外包(UpWork)、众包(Mechanical Turk)和灵活工作等。技术进步不但改变了工作,还促成了创造力和创新的新形式。前瞻眼光和团队精神将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计算机和电子的创新是这种增长的关键:从1990年到2012年,其在所有新专利中占据的比例翻了一番,从25%增加到近55%。

  具有改变工作的最大潜能的新技术包括云计算、3D打印、先进机器人、能源储存与知识自动化。通过智能软件系统,知识自动化将变革知识工作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率,使数以百万计的人能使用智能的数字助手。在全新的工作世界里,劳动者需要变得灵活度高、适应性强。与全新的工作世界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千禧一代”,即出生于1980年后的年轻人。他们成长的时代是数字技术和先进信息与通信技术全面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时代,同时也是灵活性、适应性和非传统工作模式日益普遍的时代。

  千禧一代中的许多人在寻找工作时不再局限于薪酬,而是着眼于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此外,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新的群体也在显现。他们受强烈的责任感驱动,立志解决社会问题,并建立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旨在实现公司财政自我持续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抓住数字时代的工作机遇

  人们工作的类型和方式正在被新技术所改变。这种变化并非今天才有,但只有在今天它才重塑了工作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也重塑了促进人类发展所需的政策和机制。数字技术的传播和渗透正在改变工作的世界,但其效果在不同国家却有所不同。一些技术变革是跨领域的,如信息和通信技术、移动电话和其他手持式设备。尽管如此,各国将继续拥有不同的生产类型和就业结构,以及对数字技术的不同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本国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权重。数字革命与高技术行业相关,但也对从农业到沿街叫卖等许多非正规就业行业产生影响。其中一些直接与移动设备有关。在埃塞尔比亚,农民使用手机核实咖啡的价格。在沙特阿拉伯,农民使用无线技术来分配稀缺的灌溉水源。在孟加拉国的一些村庄,一些妇女使用手机为邻居提供有偿劳动。

  互联网和手机使得人们能够利用其创造力和独创性。一切皆成为可能,特别是消除了男女差别与城乡差别。如果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接入程度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据估计就将再创造2.2万亿GDP,并产生1.4亿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中非洲为4400万个,印度为6500万个。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生产率将增加2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使许多女性获得了能够发挥她们聪明才智和潜能的工作。2013年,约有13亿女性使用互联网。其中一些女性成为了电子商务经营者,另一些女性则受雇于任务众包或电子服务平台。但这些新出现的工作要求劳动者具有科技领域的技能和资格,而有些女性往往不具备这一点。

  此外,年长的劳动者如果视工作为享受或因生计而不得不继续工作,也能拥有新的工作选项。大多数年长劳动者和年轻劳动者进入的是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因此也就不存在直接的替代关系。那种对老年劳动者被鼓励继续工作而导致年轻人出局的担忧将不复存在。尽管如此,风险依然存在。我们实际上处在一个拐点,其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技术革命带来的是偏重于技能的技术变革:新技术的净效益减少了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同时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这种变化有利于那些拥有更高的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导致工作机会的两极分化。

  这是一个拥有特殊技能和良好教育的劳动者能够胜出的时代,他们能够使用技术来创造和获得价值。但对于仅拥有一般技能的劳动者来说,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计算机、机器人和其他数字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获得这些技能并将取代他们的工作。劳动者、雇主和政策制定者是否已经准备好应对工作世界的新兴挑战?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技术与知识淘汰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致于昨天制定的政策和规则也许就难以满足今天或明天的要求。

阅读:1778


评论

字号

收藏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