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壹学者
作者:张贝贝
家乡是个有7000多人口的大村,在漯河市区东边,离市区21公里左右;去镇上的话,步行、骑车都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到了。说起来,也是地理位置比较好的村庄。离市区不太远,繁华喧闹与淡泊寂静相得益彰。道路修得通畅,交通很是便捷。
地处中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面食、馒头是我们喜爱的主粮。一年四季汤面、捞面、蒸面周而复始从不生厌,北京方便面更是作为零食从小吃到大。在这片土地上,不论世事无常与变迁,土地孕育着勤劳、乐观、踏实的人们。他们深爱着脚下的土地,安于生活。时间总是过得很慢,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就连人心也不易变。
小时候,村里人基本上就在村里的砖窑厂解决就业。砖窑厂就是把泥土烧制成红砖。也许是恰逢村子里需要盖房子的比较多,那时候砖窑厂在附近各个村子都很兴隆。
砖窑厂的活是体力活,但是也得起早,辛苦自不必说。但是每个人反倒因为这份工作,之间要说的、能说的话更多,心理更密切了,大家在一起总是乐呵呵的。挣的钱除基本上能满足一家老小生活家用供给,还会有所积蓄,村民们整体生活水平较好。随着窑厂越来越少,甚至邻近村子的人都会来这组车干活。可是没过多久,红红火火的砖厂逐渐停止运营。迫于生活,出去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子里少了很多生机。留下来的儿童与老人居多,走到哪都是静静的。
现在长大了,才意识到砖窑厂对于土地的占用与破坏。首先,砖窑厂占地比较大,除烧制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空地用来码放土坯。这样,就会占用一部分耕地。此外,一般而言,土壤表层具有很多丰富的腐殖质,肥力较好,而烧制砖所用的土壤,一般都是从土壤表层向下挖深,大概有两层楼那么高。我国是农业大国,无形之中,就将肥沃的土地浪费了。这是需要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才能恢复的。
这几年,随着漯河东城产业区的发展,以双汇为领头羊的食品厂、橡胶厂、电子厂等形成了产业集聚群,吸引了当地很多中青年的就业。东城产业区选址在漯河东部,离家乡很近,步行30多分钟就能走到。这样一来,更方便村里人就业了。
村里的人上下班很方便,每天骑着电动车就可以完成。即使是三班倒,也不用担心路上不安全或者行人太少。这样,不但可以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能守在自己父母身边尽孝、为父母养老。更重要的是,留在孩子身边,督促他们健康成长。空巢老人不用再孤独、留守儿童不用再挂念在远方的爸爸妈妈,家园又恢复了我儿时的生机。随着现在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农忙时节也不像儿时那么繁忙。没有了锄头、打麦场,但是有了农药、收割机。农民们有了更多享受的闲暇时间。
此外,近几年漯河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不但公交车多了几条路线,就连这土地价格也是越近越贵。村里种粮食的,也开始倒腾新时代的农民生活。
在村子西部外缘,你可以看到路边上的养鸡、养猪、蜂蜜等养殖业。无论是场地选址、房屋建筑、养殖规模,你都能多多少少看到农村养殖也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再也不像儿时那样——很多家里都盖有猪圈,用剩饭养上几头猪,到时候了卖给收猪的;养鸡有的养殖户也是注重生态养殖。喂养鸡子使用饲料喂养,不添加激素等,鸡蛋也是论个卖。产品绿色、无公害,很受欢迎。
鱼塘,也是有的。村里有好几个四四方方的鱼塘,不过规模大小不一。鱼的种类基本上有草鱼、红鱼居多。除了基本的鱼类养殖,也会吸引周边钓鱼爱好者前来垂钓。
小时候家里和邻居3家也合伙干起了鱼塘养殖。那时候,4家的地找人先四方建地基高台,每家鱼塘以中间的土路分割开来。然后再向里注水。以儿时的世界,鱼塘大小和现在操场有一拼。家里主要养殖草鱼、红鱼,夏季前来垂钓的叔叔较多,因为他们有时候会差遣我们这群小孩去地里找蚂蚱之类的做诱饵。一般到了冬季,亲戚都会来帮忙撒网捕鱼,运到市场上卖。在我家鱼塘周边,家里人除了种植花椒树外,还种植了小辣椒等作物。紧邻住所,又盖了一个规模不算小的猪圈,有好几个隔间相对。可没过几年,旁边的鱼塘开始种起了莲藕,除了能欣赏到“碧叶无穷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淤泥而不染”的诗中景致,我们还能看到美丽的荷花与特别的荷叶。想来,现在的鱼塘养殖,该和儿时差不多,但是像当时的那种好玩的心境,大概是没有了吧。
此外,还有香菇、草莓的种植。为保证新鲜,卖香菇的叔叔后半夜就早起拉出去卖了。草莓也是有采摘草莓的活动,种植响应绿色、天然。沿着村子外缘继续往南走,可以看到成片的、望不到头的石柱立在土地上。几所小屋间或其中,方便户主土地种植管理。这就是葡萄种植。葡萄品种多,果实优良。一串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葡萄。你挨着我,我挤着你。一串拿起来,沉甸甸的;吃起来,甜滋滋的。
村里的养殖业、种植业欣欣向荣。由于规模较大,一到忙季,一家人顾不过来,而农业讲究时节。叔叔阿姨就会雇村里年纪稍大点,不能进厂上班的阿姨来做农事。不但让闲下来的阿姨有事做,而且多少还能挣个添置衣服的钱。
看着眼前可爱的家乡,春风拂面轻盈,在这片广袤的麦田里,我也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我曾经长大的土地上。您听到过我无忧无虑的笑声,您也用您的宽厚,接纳着我伤心、感动时的泪水。小草黄了又绿,绿了又黄,不管四季如何更迭,不变的是您。您记得我们孩提、青春时纯真绚烂的日子,还有我们跳跃的那颗赤子之心。
去过不同的城市,见过不同的山水,可只有走在您的那片土地,才知道脚下是怎样的踏实。仿佛可以治愈很多的伤痛,也治愈思乡的病。我愿做棵树在风中摇曳,做只鸟徜徉在您的天空。可不管是做什么,都只愿能守望着您,您守护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