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之后,国家语委再度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总结研讨诗词大会成果,研究进一步发展创新, 5月17日下午,首届“中国诗词大会”研讨会在京召开。
研讨会上,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周笃文先后致辞。姚喜双司长指出,中国诗词大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它传播了正能量,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体现了语言文字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做到了与教育紧密结合,成为经典诗词教育的全民大课堂。他指出,近年来,国家语委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大力推动“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加强经典诵读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等,在语言文字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实践探索。《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即将发布,“十三五”期间将以“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作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并重点实施“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围绕原创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担当和价值引领、在内容上的创新与突破、在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等三个议题,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梁红、人民日报社文艺部理论评论室主编刘琼、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央视网副总编辑王一如以及节目主创、参赛者代表在研讨会上发言。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诗词大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归根结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风化人的成功。节目深入浅出地展示经典诗词活在当下的魅力,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同时,结合时代新风,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