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2017全国学前教育学术论坛暨教育研究方法与成果表达专题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

75万学者已加入 壹学者2017-06-10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7全国学前教育学术论坛暨教育研究方法与成果表达专题研讨会6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杂志社承办,“壹学者•移动学术科研服务平台”提供新媒体支持。本次论坛的主论坛包括儿童研究、研究方法与成果表达,分论坛内容包含儿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等。论坛依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学术顾问委员会专家资源,团结国内教育界尤其是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重要学术期刊主编等,旨在为国内学前高校教师及相关专业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展示科研成果,拓宽学术视野,交流学术经验,结识学界同仁的专业平台,为进一步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期更多教师成长为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

  6月10日上午为本次论坛开幕式及论坛主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武宝瑞,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基本理论专委会副主任杨宁,《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马宪平在开幕式上致辞。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方卫平在会上围绕着“儿童文化研究”开展精彩的主题报告。

      方卫平教授从“童年是什么,童年对儿童文学意味着什么,理解童年的广度、高度与深度,当代儿童文学写作中童年理解的误区,关于'好'的童年书写”五个维度,以余华的小说《活着》、约翰·伯宁罕的绘本《迟到大王》《莎莉,离水远一点》等优秀作品为案例,生动地讲述了他对童年、儿童文学以及儿童教育的深刻理解。(点击阅读方卫平教授论文《伦理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

      该环节由《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熊志刚主持。

武宝瑞主任致辞

杨宁教授致辞

马宪平总编辑致辞

方卫平教授作主题报告

    6月10日下午,西南大学的杨晓萍教授和刘志慧博士针对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关系转向做了主题报告,认为社会领域的课程应实现从工具性关系到关怀关系的转变。华南师范大学的杨宁教授阐释了儿童早期发展与学习中的柏拉图问题, 对多个学科中关于儿童的思考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研讨。下午的研讨由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吴荔红主持。

    6月10日晚间,三场内容丰富的分论坛同时进行,国内学前教育界诸多名家出席并进行现场点评。其中,以“儿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为主题的分论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宁担任现场点评专家。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杜传坤从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本位论”谈起,针对转变立场还是转变思维方式这一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索成果,西华师范大学张利洪副教授重点阐述了当前学前教育概念的混用现象,并就该现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澄清。主持人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张晗副教授则围绕儿童教育中主体的争议与消融展开分析。

  在以“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霍力岩担任现场点评专家。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李娜重点阐述PCK视角下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董会芹则围绕着同伴侵害与行为问题,集中分析师生关系的调节作用,主持人贵州师范大学李旭副教授分享了他对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幼儿园本土课程的理论构建方面的思考。

  以“学前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中,西南大学教授杨晓萍担任现场点评专家。深圳大学副教授海鹰重点阐述了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结构方面的研究,西南大学黄豪分享了题为走向符号实践:论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意义创设研究,主持人成都大学副教授李敏则分享了幼儿教师内生性发展培训模式的理念构建与路径探索。

  6月11日全天进行的是教育研究方法与成果表达专题研讨会,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武建芬担任主持人。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明以质性研究中的理论对话为主题进行报告;《幼儿教育》杂志主编张虹则结合工作经历,指出学前教育两类不同专业期刊(学术研究类和工作指导类)的采编、审稿、出版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红云针对大规模教育测评中的抽样与数据分析进行深入解读;《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熊志刚基于2016年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杂志论文转载的分析,集中阐述了权威评价期刊的选文标准,并对学前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方向展开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展望分析。

陈向明教授作主题报告

熊志刚主编作主题报告

  6月12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雨磊分享并讲授了以知识生产力为导向的学术论文写作办法。论坛大会举行了隆重的的论文评选结果发布大会,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领导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领导给获奖论文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至此,为期三天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首届全国学前教育学术论坛暨教育研究方法与成果表达专题研讨会圆满落幕。

 

附:获奖作者名单:

一等奖 7

(曾彬、毛乐)、(李娜、陈松林)、(海鹰、刘天娥)、李旭、

杜传坤、(杨晓萍、沈爱祥)、(时松、陈惠邦、常晶)

二等奖 13篇,

(何叶、刘先强、李敏、田涛)、(李蒙蒙、董会芹)、张晗、黄豪、张政、

(刘小红、张家琼、李丹)、王薏萍、黎爱群、(张雅潇、方建华)、

鲁肖麟、(毛作祥、刘淑美)、刘晓红

三等奖,共20

侯娟珍、谢桂新、方建华、(纪亚宁、田汉族)、(林琳 李云鹏)、

饶淑园、严佳晨、(常娟 林莉)、张晋、李云鹏、

(邵明星 沙鑫冲)、赵艳红、田章飞、吴冬妹、(张金荣、叶敏)、

(付莹媚、张 政)、张利洪、(陈淑梅、梁艳荣、吴静)、步宁、

(任志楠、张馨、刘航)

敬请关注“壹学者”微信服务号(“复印报刊资料”官方阅读平台,微信号:my1xuezhe)。

 

阅读:18459


评论

字号

收藏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