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罪犯改造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在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罪犯改造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同时又与刑事法学密切联系。因此,分析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不能脱离它的母体学科。首先,心理学既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即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还研究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的行为等。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但是,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现象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属于中间科学。其次,刑事法学、犯罪学等显然属于社会科学。因此,罪犯改造心理学是一门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性质的中间学科。
(二)罪犯改造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心理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常常被分为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是直接为罪犯改造的实践服务的,其目的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促进罪犯的改造。罪犯改造心理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它从罪犯改造的理念、原则、方法、手段上对罪犯改造的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使罪犯改造的实践向更有效、更高水平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罪犯改造心理学是心理学科中的应用性学科。
(三)罪犯改造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罪犯改造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是罪犯改造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必然要涉及改造活动的各个方面,同时,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因此,罪犯改造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和吸取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其他分支学科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认识和研究改造对象和改造过程。它是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原理、思想观念的融合吸收、方法的引进及成果的借鉴,而不是相关学科内容的简单拼凑。因此,罪犯改造心理学具有综合性学科的性质。
二、罪犯改造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罪犯改造心理学是介于监狱学科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因此,罪犯改造心理学与两大主体学科--心理科学和监狱学科关系密切。
(一)罪犯改造心理学与心理学科的关系
作为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主题不断深入,使心理学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逐渐演变出众多的分支学科。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属于基础领域的学科,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法律心理学等属于实践应用领域的学科。
普通心理学是概论性的基础理论学科,是科学心理学的入门。它主要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的一般规律,人的需要、动机及各种心理特性的最一般的规律等。普通心理学还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的关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最一般的方法等。普通心理学概括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为各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对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包括罪犯改造心理学具有指导意义。罪犯改造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它应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罪犯在服刑改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以及促进罪犯改造的心理学原理等。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心理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和规律,是理解和进一步研究罪犯心理的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实质、各种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心理学研究的各种方法都要在罪犯改造心理学中得到体现和应用。同时,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充实普通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人们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心理学所揭示的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基本规律,为罪犯改造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社会心理学关于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群体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原理在罪犯改造心理学研究中得到具体应用,罪犯改造心理学关于罪犯群体互动和罪犯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的研究等内容可扩充社会心理学知识。现代社会心理学常常将包括罪犯改造心理学在内的法律心理学看做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旨在探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罪犯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适合的心理矫正的方法和措施;发展心理学关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过程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理解与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和行为及其成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罪犯改造心理学对于罪犯因为社会化缺陷而导致心理发展中的危机的产生的研究,扩展了和充实了发展心理学的内容,为促进人的心理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的规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包括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学习动机的激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心理个别差异和教育者的心理品质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罪犯改造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即矫正教育。从这个角度思考,教育心理学关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行为规范的学习的规律、知识技能掌握的规律等,在矫正教育活动中同样具有运用价值。当然,罪犯改造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关于犯罪人不良品德和犯罪心理形成过程规律等内容,充实了教育心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
临床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异常的类别与成因、发病机理、预防与治疗的学科。临床心理学帮助人们从异常与正常的对照中更加清楚地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解释人的心理现象与大脑的依赖关系以及对于客观现实的依赖关系。罪犯中的变态心理现象,是罪犯改造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应用变态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罪犯异常心理和行为的背景和心理原因、动机进行洞察和了解,有助于我们针对不同变态心理类型犯罪人进行专门的心理矫治。在临床心理学中分出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样面向社会服务的专门的事业,并且心理咨询学和心理治疗学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也已经渗透进了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当中。同样,关于犯罪人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的观察研究,也使临床心理学的知识内容不断积累和丰富。
罪犯改造心理学是法律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法律心理学也称法制心理学,是应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有关立法、司法、守法、违法和法律宣传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法律心理学包含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立法心理学、法律宣传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等。在法律心理学中,犯罪心理学与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二)罪犯改造心理学与监狱学科的关系
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属于监狱学科的范畴。监狱学科包含着对监狱工作各方面的研究,由监狱学基础理论、监狱法学、狱政管理学、罪犯教育学、罪犯劳动组织学等多门分支学科组成。这些研究都围绕着监狱工作的对象--罪犯展开。监狱学基础理论是监狱科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它整体性地阐述监狱这一社会现象的所有要素,主要涉及监狱行刑和改造罪犯的基本理论、监狱法和监狱法律关系、罪犯的法律地位、改造罪犯的手段、刑释人员的社会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所以,监狱学基础理论研究所得出的一般原理和结论,对监狱科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包括罪犯改造心理学,具有指导意义。当然,监狱学基础理论要研究对罪犯的惩罚和改造,必须科学地认识罪犯,掌握罪犯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了解监禁环境对罪犯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的规律,寻求有针对性的矫正罪犯心理的方法和途径,促进罪犯心理的转化,为此,监狱学的理论研究离不开罪犯改造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为监狱学基础理论提供了研究成果。
狱政管理学是研究我国监狱关押、管理罪犯的制度、原则和方法的学科。主要涉及狱政管理的科学模式、管理方法、刑罚执行、刑务管理、罪犯处遇及人权保障、狱政设施和罪犯改造现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探索科学的狱政管理方法、罪犯处遇模式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罪犯教育学是研究罪犯教育现象、特点、方法,揭示罪犯教育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学科。罪犯教育活动规律的把握,罪犯改造教育活动的实施,必须以罪犯的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
劳动是我国监狱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如何精心组织罪犯劳动,并让罪犯通过劳动实现心理转化?罪犯劳动组织学也要吸取罪犯改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为管理和组织罪犯劳动服务。
总而言之,罪犯改造心理学与监狱学科的其他分支学科不同,它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成果向狱政管理、罪犯教育、罪犯劳动生产等改造的各个方面渗透,阐明各种改造活动的心理学意义和科学依据,为提高这些改造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提供心理学依据以及效果评价的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罪犯改造的方法和技术。由此可见,罪犯改造心理学在监狱学科体系中是一门基础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