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第四章罪犯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影响罪犯心理发展变化的因素

<<上一页

罪犯心理发展变化的方向和性质,是他们在服刑期间受到主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主体外因素

主体外因素是指罪犯身心以外的因素,主要有监狱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监狱因素

1.监狱工作因素。这是指监狱机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罪犯施加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刑罚的执行、监管教育、生产劳动等,它们对罪犯心理的转化起主导作用。

监狱对罪犯进行的各项改造工作是通过监狱警察具体实施的,因此,监狱警察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罪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2.监狱环境因素。包括监狱的生活环境、物质环境、劳动生产环境、人际环境、群体风气、监狱文化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有可控的因素,也有不可控的因素;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它们对罪犯心理的发展变化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家庭因素

家庭对于服刑中的罪犯而言,满足了情感的依恋和归属的需要,家庭的态度、家庭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等与罪犯心理的变化密切相关。家庭对稳定罪犯改造情绪、促进积极的改造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有些家庭对于罪犯的改造起促进作用,也有的家庭对于罪犯的改造起阻碍作用。做好罪犯家属的工作,依靠家庭力量,是对罪犯改造的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

(三)社会因素

监狱以外的社会大环境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治安秩序因素等,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主流文化健康积极、治安秩序良好,都会对罪犯心理的积极变化起到促进作用。当然,社会中的消极的价值观、不健康的文化、不和谐的因素等也会对罪犯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二、主体因素

影响罪犯心理发展变化的主体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行为因素、文化因素和生理因素。

(一)心理因素

影响罪犯心理发展变化的心理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有罪犯对刑罚和改造的态度,罪犯的改造动机,罪犯的价值观和罪犯的人格等。

罪犯对刑罚的认知和对改造的态度将影响他对刑罚效用和各项改造活动的评价和情感体验,从而影响他对于改造活动和措施是接受还是抵触。罪犯的改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他们的改造动机,他们因为改造动机的不同,其行为表现也不同。罪犯的价值观影响到他们对于改造的价值判断和改造行为的选择。罪犯的人格特征会影响他们改造行为的表现方式,也会影响他们在服刑过程中的情绪的稳定性。同时,罪犯的人格对罪犯心理的良性发展或恶性变化起影响作用。

(二)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个人在一定的情境中倾向于使用的固定化的行为模式,它是一种动力定型,有时可以不受意识支配而自动化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行为习惯本身就是一种需求。所以,罪犯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会给心理的积极转化带来阻碍,如攻击性行为习惯、偷盗习惯、赌博习惯、说谎成性、自由散漫、生活懒散等,对罪犯心理改造和行为矫正的进程、质量发生影响。

(三)文化因素

罪犯的文化水平会影响他对教育改造内容和教育改造活动意义的深刻理解,进而影响罪犯心理转化的程度。调查显示,罪犯人群的平均文化水平低于社会总人口,接受教育不足,很多犯罪人存在学习能力不高,学业成绩差的问题。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对服刑人员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可以帮助罪犯将监狱机构施加的教育改造的影响转化为他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生理因素

罪犯个体在生理因素上存在差异。某些低劣的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缺陷、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的不平衡、脑的损伤、脑中某些生化物质的过度和不足等,会影响人的认知功能的发挥,造成情绪和人格的异常,进而阻碍罪犯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罪犯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影响罪犯的服刑心理。

在罪犯改造和矫正过程中,上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对罪犯心理的发展产生影响。我们必须认识到,各种因素在影响罪犯心理发展变化中的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些属于主要因素,它们对罪犯心理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而有些是次要因素。什么因素是罪犯改造中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罪犯、罪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情境下,它们是不同的。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