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西方同性恋电影以1916年的《翅膀》为起始,华语电影以1972年香港的《爱奴》为起始,那么,同性恋话语在华语电影中的言说比西方迟了半个多世纪。在华语电影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同性恋话语是微乎其微的。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真正以同性恋为主题的影片也就一两部;90年代之后,华语同性恋电影迅速崛起,涌现出大量文本。但是总体观之,华语电影对同性恋的表现是单薄微弱的,电影中的同性恋实在难以与丰富的、悠久的、样式多样的、留下经典形象和大量文本的中国文学创作相比较;比照西方电影,华语电影对同性恋的表现,在广度、深度、技术水平和主流电影的认可度等方面都尚显粗浅式微。依据同性恋话语言说的时代社会氛围和电影表现的特点,华语同性恋电影的历史脉络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之前:语塞与暧昧;20世纪90年代:“走出衣柜”;2000~2005年:“时尚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