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组织环境的构成要素
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离开了组织环境,组织便不能生存。组织和环境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从购进原材料到输出相应的产品或服务,组织在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着输入输出的转换。因此,组织的管理活动必然会受到与之息息相关的环境的影响。
组织环境是指一切存在于组织内外部并对组织产生实际影响或潜在影响的因素或力量。总的来说,组织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组织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指管理的具体工作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等。组织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存在于组织界限以外的一切与本组织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包括两个不同层次的环境领域: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如图31所示。本节的组织环境是指组织的外部环境。
图31组织环境
1一般环境
组织的一般环境是指组织之外的对组织可能产生影响的非特定因素(即不一定与其他特定的组织相联系的因素),通常包括自然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一般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间接的、长远的,当其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导致组织发展的重大变革。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组织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这些自然条件主要是组织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在这一地理位置上的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水源、动植物、陆地和水中的矿藏等自然物。自然环境主要决定组织的资源优势或劣势,组织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趋于利而避其劣,如海湾国家的石油资源优势。自然环境不仅对矿业公司、农场、水运企业至关重要,而且对某些制造业及服务业也很重要。相对来说,自然环境的变化速度是比较缓慢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周期则要快得多,对组织的威胁也要更大一些。
管理案例
成立于浙江省建德市千岛湖畔的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其有名的而且也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就是打了其水源地——千岛湖的地理位置优势,让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健康的形象,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2)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和法律环境主要是由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各类组织活动的政府的政治活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种措施等形成的复杂体。
政治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政治局面是否安定、政治制度及政策状况等都是企业极其关注的环境因素,如泰国的政治动荡就使许多位于泰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停止了经营活动。而在政局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企业更愿意去为企业发展提供的环境条件较宽松和优惠的地区。
另外,各国之间缔结的贸易条约、协定及东道国有关消费者保护、就业安全、税收或是一些特定的立法,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例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就是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否则将有可能遭到诸如关停并转的命运。
3)经济和技术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潜力、市场状况等,市场因素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最为关注的环境因素。例如,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投资成本的高低;财政货币政策的松紧直接影响着企业融资的难易程度;市场容量的大小决定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是否能够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了企业进入的难易程度,以及竞争的压力大小等。
技术环境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等。技术环境是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有利的发展机会也可能会给某些企业带来生存威胁。例如,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大大拓展了企业开拓市场的空间和手段,另一方面也对一些传统企业带来一定的威胁。
4)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一些社会习惯和整个社会所持有的价值观,以及人们普遍接受和实际行动的行为准则,构成了组织的伦理环境。这些内容如果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下来,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例如,社会文化环境会强烈地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和企业的经营行为,如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通常影响着消费者对商品功能、款式、包装和服务要求的差异性,一般来讲,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要求商品包装典雅华贵、对附加功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2任务环境
任务环境是指对组织构成影响的某些具体组织。虽然,不同的组织所面临的任务环境会因组织自身的性质而有很大不同,但对所有组织而言,构成任务环境的几个主要要素是非常类似的,主要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等其他因素。
1)供应商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组织必须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通过组织的活动,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该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输出到外部环境中。组织所需的各种资源就是由其供应商提供的。供应商不仅指那些为其提供原材料和设备的公司,还应当包括为组织提供资金来源的银行等金融机构。
知识链接
如何选择供应商
选择供应商的短期标准主要有:商品质量合适、价格水平低、交货及时和整体服务水平好。选择供应商的长期标准主要有:评估供应商是否能保证长期而稳定的供应,其生产能力是否能配合公司的成长而相应扩展,其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否符合市场的需求,以及是否具有长期合作的意愿等。2)顾客
所谓顾客是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组织就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而存在的。企业顾客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和产品定位等。例如,“为中国市场特别加长”、“为中国车主特别订制”,这是近几年合资及进口车企面对媒体时最常说的话,现代、宝马、奔驰等公司纷纷推出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球首发车型。
3)竞争者
竞争者一般是指那些与本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相似,并且所服务的目标顾客也相似的其他企业。这些竞争者可能是来自同一行业提供相同产品或服务的其他组织,也可能是来自其他行业提供类似或替代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它们与本组织争夺顾客、市场和资源。所有组织,甚至包括垄断组织,都有一个或更多的竞争者,就好比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等。任何一家企业忽视竞争者,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管理案例
以美国的铁路运输业为例,其铁路行业经营状况恶化,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未能真正认清竞争对手,他们自认为对铁路运输业务的垄断经营就能实现对运输业的垄断,但事实上,铁路运输只是整个运输业中的一部分,公路、水路、航空等都是运输业的一部分。竞争是多方面的,不仅限于争取顾客,在取得原材料、贷款上也有竞争,在技术发展、改进商品上更是竞争激烈,所以企业必须要对竞争有全面的认识。
4)其他因素
作为管理者必须认识到,除了供应商、顾客、竞争者之外,还会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对组织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政府管理机构、消费者协会等民间组织、新闻传播媒介,以及本组织所在社区机构等。例如,政府对组织的影响是通过相关政策、法律条例等来限定组织的经营范围,因此,一些政策或法律条例对组织的冲击力可能会很大。另外,还有一些政府部门是直接与企业发生联系的、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明显影响的,如财政税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例如,有关食品与药物的生产,要受到食品药物管理局的严格监督,未获批准发证,不准进行生产。312组织与环境
1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环境对组织的形成、发展和灭亡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组织环境会为某些组织的建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蒸汽机技术的出现直接促成了现代工厂组织的诞生。某些环境的变化会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相反,由于某些组织未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因而已不复存在。在当代和未来,组织的目标、结构及其管理等只有变得更加灵活,才能适应环境多变的要求。
2组织对环境的影响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不仅是组织对环境做出单方面的适应性反应,组织对环境也具有积极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组织主动地了解环境状况,获得及时、准确的环境信息;②通过调整自己的目标,避开对自己不利的环境,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③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环境的状况和变化,使之适应自己的活动和发展,而无需改变自身的目标和结构;④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创造和开拓新的环境,并主动地改造自身,建立组织与环境新的相互作用关系。
另外,组织对环境的反作用也有消极的一面,即对环境的破坏,而这种消极的反作用又会影响组织的正常活动和发展。例如,2009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其根源就是不尊重顾客的利益,最终使企业走向毁灭的结局。
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目的是要寻找出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把握住哪些机会,必须要回避哪些风险,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抓住机遇,健康发展。具体请参看本书第4章的相关内容。
管理案例
IBM百年之路:三次转型助发展
导语:2011年6月,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迎来百岁生日。《经济学人》杂志网络版刊文称,IBM保持活力的秘密并不是电脑和软件,而是强大的客户关系。
以下为文章节选。
在纽约州阿蒙克的IBM总部,一条长廊连接了两栋大楼,这条长廊展示了IBM的“美好回忆”。从穿孔卡片到磁带,从硬盘驱动器到存储芯片,这条长廊展示了自现代计算设备诞生以来各种类型的信息存储方式,一些是实物,另一些则是照片。在IBM的大楼中,参观者还可以看到其他古老的计算设备,如大会议室附近陈列着一台和办公桌一样大的计算器,上面有数百个按钮。参观者还可以看见连接至一块金属板的杂乱无章的线缆,这是软件的早期形式,被称为“控制板”。
1百年历史
没有任何一家其他IT公司能够宣称,它们开发过这一展览中的所有产品。缺少IBM的计算机行业史是不完整的。2011年6月16日,IBM将迎来100岁的生日。尽管很多人认为,IBM是一家20世纪的公司,但IBM目前仍然是IT行业的领袖之一。IBM的市值在大部分时间内与微软相当,而微软是IBM多年的竞争对手。
IBM迎来百岁生日反映了数字技术的发展,但是外界还关心另一个问题:为何IBM在创立如此长时间后仍然存在,并获得繁荣发展,尤其考虑到计算机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有更多的创新和变化?
为了理解为何IT企业很难永远保持领先,可以将计算机行业视为一个一直在创造不同数字平台的企业。每过10年左右,一个新的平台将会出现,并带领计算机行业进入一个新的水平。最先出现的是大型机,随后出现了分布式系统、小型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目前,计算机行业开始向云计算和移动设备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商学教授迈克尔·库苏马诺(Michael Cusumano)表示,从一个平台向另一个平台的转型意味着对企业各个方面的挑战,包括技术能力、品牌及赢利方式。因此,大公司通常更倾向于维护当前的业务,而不是开辟新的业务。例如,微软目前仍依赖Windows操作系统。只有很少的企业实现了在不同平台之间的转型。IBM成功实现了3次这样的转型。
2 3次转型
尽管官方认定的IBM成立时间为100年,但该公司的真实年龄已经是125岁。1886年,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里斯(Herman Hollerith)创立了一家企业,租赁他为美国统计部门发明的一款制表机器。借鉴列车售票员在车票上打孔以预防欺诈的做法,霍尔里斯开发了一种打孔卡片,用于记录个人数据,其中的信息可以通过特定的电子设备来阅读。1911年,霍尔里斯的公司与其他3家公司合并,成为IBM的前身CTR(C代表计算,T代表制度,R代表记时)。在此之后,这一打孔卡片技术成为了CTR业务的核心。
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磁带的出现,IBM迎来了第一次平台转型。IBM管理层,包括自1915年就出任CTR掌门人的老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 senior),产生了犹豫。当时,IBM的一名资深员工对第一代磁带驱动器的开发者表示:“你们年轻人应当记住,IBM是一家基于打孔卡片的公司,我们的基础将永远是打孔卡片。”一些人表示,直到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 junior)于1956年出任IBM掌门人之后,IBM才全面接受了这一新技术,从而进入到电子时代。
在小沃森的领导下,IBM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厂商。IBM当时致力于第一代大型机System/360的开发,这一战略获得了成功。System/360于1964年推出,很快就成为市场领先的计算平台。到1969年,IBM的市场份额增长至70%,成为第一家可以被称为“邪恶帝国”的大型IT公司,并引起了美国反垄断监管部门的关注。
IBM遭遇的第二次平台转型是从大型机到分布式系统,包括个人电脑的转型。IBM在此次转型中遭遇了更大的危险。由于大型机业务的利润很高,IBM迟迟未能推出廉价的分布式计算系统。90年代初,分布式计算系统开始蓬勃发展,这导致IBM的业务模式崩溃。1993年,IBM大型机业务营收从1990年的160亿美元下降至70亿美元。IBM前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郭士纳(Lou Gerstner)表示:“只有很少人知道,IBM已经非常接近现金断流的境地。”郭士纳当时裁员35万人,以削减成本。
IBM很轻松地实现了第三次平台转型。在此次平台转型中,通过大型数据中心和网络提供的计算服务开始兴起,而桌面电脑则开始越来越不重要。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IBM更快地发现了这一趋势。IBM还预计,这种云计算的发展将加速“大规模数据”的出现,而“大规模数据”是进行信息发掘的素材,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分析结果。因此,自2005年以来,IBM已经花费了140亿美元,收购了超过20家提供各类“业务分析”服务的公司。
3灵活应变,建立良好客户关系
在成立了100年之后,IBM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自身的命运。不过,该公司的历史可以被认为是各种业务限制和管理人才不断涌现的结果。一开始,作为复杂设备的制造商,IBM别无选择,只能不断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因此,IBM能够很好地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在此基础上,IBM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关系逐渐成为IBM最重要的平台,这也是IBM保持活力的主要原因。客户乐意从一家此前生产机械式计算器的公司购买电子计算机。90年代初,客户希望这家值得信赖的供应商能继续生存。目前,客户也愿意获得IBM服务部门的帮助,聆听有关如何使业务更好发展的建议。
Gartner分析师卡尔·克兰奇(Carl Claunch)表示,人工平台有一个重要缺陷,即维护和拓展的成本很高。不过这也意味着,其他公司很难复制IBM的业务,或是入侵这一市场。考虑到当前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未来仍然可以数字化的部分,IBM的人工平台还不会很快遭遇极限。这一时间或许为下一个100年。(资料来源: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1/0616/A20110616873792shtml)313环境变化对组织管理的挑战
1全球化环境
“全球经济一体化”、“地球村”等这些说法反映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地理上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经济活动开始综合和一体化,使得管理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的边界,商品进出口、中外合资企业、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子公司、中国企业国际化等,要求管理者的思维必须超越国界,不论是进行全球化经营的企业还是只将经营范围局限在国内市场的企业,每一个组织都面临着改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压力,以此来适应来自国外同类或相关组织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的竞争。
事实上,全球化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反映在经济方面,而且表现在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它给组织带来的不仅有机会,而且还有挑战。组织要想取得长期的成功,其管理者必须更多地从这一方面来思考问题。
小思考
你认为全球化给管理者创造了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管理者应该如何应对?2信息化环境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它们又是维护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与其他资源相比,信息资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类对各种资源的有效获取、有效分配和有效使用,无一不是凭借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实现的。信息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组织的信息化已成为大型组织发展的方向。所谓组织的信息化,就是以信息为基础重构组织,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信息和知识成为组织的战略性资源和真正的财富;②组织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关系到组织的生命力;③各种数据与信息的处理需要专业的知识,组织中各种专业人才的比例将上升并占有相当高的地位,管理层次将减少;④组织的结构趋于网络化,信息交流的效率直接影响并决定组织的效率;⑤组织逐步变为过程型组织,以事务为中心,机械刚性的组织结构将被刚柔相济的有机结构所代替。
小思考
你认为信息化给组织带来了什么?组织应该如何应对?3多元化环境
近年来出现的另一个主要的组织环境方面的变化是对多元化概念的日益重视,员工对工作的看法、对组织奖励的期望、同他人的关系等都会受到多元化的影响。以前人们更愿意将组织比作“熔炉”,认为进入组织的人应该融入其所加入的新的文化背景,但现在,把组织比作“搅拌沙拉”可能更合适,即每种成分都保持其特有的芬芳、色彩和特质。这种观点可以使组织从所有员工的才能、观点和背景中获益,可以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些新鲜的观点很可能给组织带来新产品、新市场或改进客户服务。
与此同时,如果忽视多元化则可能令组织付出巨大代价,它不仅会导致将少数群体排除在沟通和决策之外,还会导致员工之间的紧张气氛、生产力下降、缺勤增加,以及由此引起的成本上升、员工流失和员工士气低落等一系列问题。
知识链接
中国企业的人口结构
中国企业正经历着结构上的重大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组织员工中知识工人、专家比例的变化。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87%,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数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而专家预测,到2040年中国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同时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 611人上升为8 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 146人上升为14 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 961人上升为38 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 701人下降为26 7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