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经说过“管理即是决策”,他把制定决策看成管理人员的中心工作。决策工作对于管理者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而言。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地就一些问题做出抉择,如要做什么、由谁来做、何时做、如何做等,这些决策问题有时候明确、有时候难以确定,快速正确的决策能力是管理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411决策的定义与重要性
1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一项好的决策带来的是合适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反之,不好的决策则会导致低水平的组织绩效。对于管理者来说,决策是头等大事,只要管理者着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上的工作,就得不断地做出决策。
特别提示
(1)决策主体是管理者。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三思而后行”。
(3)机会与问题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4)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小思考
你能有效地区分问题与机会的不同吗?特别提示
无序或混乱的状态,以及解决这些问题以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被称为机会。对于同一件事情,悲观的人看到的多是问题,乐观的人则看到的多是机会。事实上,那些精明的公司总裁们往往不允许其员工称其为问题,而只能称其为机会。2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1)决策是计划职能的核心。履行计划职能,最核心的环节是进行决策。
(2)决策事关工作目标能否实现,乃至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决策失误,必然导致管理与经营行为的失败。
知识链接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经营决策
世界闻名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规模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1979年9月亏损达到7亿美元之巨,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原因是当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到来时,克莱斯勒公司仍生产耗油量大的大型汽车,造成汽车大量积压。该公司聘任福特公司前总经理艾科卡主持工作后,果断采取向政府申请贷款、解雇数万名工人和产品改型换代等重大决策,终于使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生。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兰德公司调查表明:世界上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而造成的。(资料来源:乔迪·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商业决策[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8)412决策的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在他的《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人是有限理性人,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对此本书的解释是,对于决策者来说,人的有限性表现在:①收集的信息是有限的;②利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③对未来(未知)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人无法满足做出最优决策的条件,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413决策的依据
管理者做决策离不开信息。当然并不是信息越多越好,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是需要成本的,特别是21世纪,信息化的世纪,信息爆炸的世纪,到处充斥着信息,但是决策者需要做出判断,科学决策是由90%的信息加上10%的判断组成。因此,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高质量的信息。
414决策的类型
决策的类型如图41所示。
图41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影响的时间划分
按决策影响的时间划分,决策可以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1)长期决策
长期决策是指决策结果对组织的影响时间长,事关组织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亦称发展规划或长期战略决策,如投资方向选择、组织规模确定等。
2)短期决策
短期决策是为实行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工作计划或短期战术决策,如日常营销决策、资源配置决策、物资采购、贮备决策等。
2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
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决策可以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1)战略决策
战略决策是所有决策中最为重要的,是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组织全局性、长期性的目标和方针等方面重大问题的决策。这类决策主要是协调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由于环境变化性较大,战略决策对决策者的洞察力、判断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决策中找出关键问题并利用合理的科学的决策工具最为重要。
2)战术决策
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为实现战略决策的目标服务的,是组织内部范围贯彻执行的决策。决策旨在实现组织内部各环节活动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如企业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产品定价等。战术决策不直接决定组织的命运,但决策行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组织效率的高低。
3)业务决策
业务决策也称“执行性决策”,是指为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而做出的具体决策,如企业中生产任务的分配、物资采购,工作日程监管等都属于这类决策。该类决策是组织所有决策中范围最小、影响最小的具体决策,是组织中所有决策的基础,也是组织运行的基础,是组织绝大多数员工经常性的工作内容。这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的经验和常识,很少使用模型和计算机。
小思考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及业务决策与管理层级之间有什么关系?3按决策主体划分
按决策主体划分,决策可以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1)集体决策
集体决策或者称为群体决策,是指多个人一起参与到组织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决策。集体决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决策群体决断权比较分散。
2)个人决策
个人决策是指单个人做出决策,即俗语说的“一言堂”。个人决策的主要特征是管理者个人掌握方案决断权。
小思考
(1)请分析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利弊。
(2)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问题,请同学参加到课后的管理游戏:沙漠逃生。特别提示
(1)个人决策的优缺点。
个人决策具有决策速度快、责任明确、创造性与自由性大的优点,但是容易出现因循守旧、先入为主、决策依赖的信息不充分、决策结果正确性较低等问题。
(2)集体决策的优缺点。
集体决策的优点比较多,其决策时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提供更多的可选方案、参与决策制定使得参与者能更完整地了解决策方案,使满意度提高,利于决策的实施、决策正确率比较高。其缺点是决策所用的总时间一般比个人决策要长,管理者如果过多地依赖集体决策,会限制其采取迅速、必要行动的能力,决策过程中会出现屈从于权威、少数人驾驭、容易出现责任不清等问题。
对此,个人决策一般适用于简单、次要、无需广泛接受的决策问题,而集体决策适用于复杂、重要、需广泛接受的决策问题。4按决策重复性划分
按决策重复性划分,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1)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就是对日常例行的问题,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决策,如签订购销合同、上班迟到的处罚、招聘新员工的决策等。由于此类决策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决策者仅需按以往处理问题的方法、标准去操作,确定型决策、业务决策及大部分管理决策都属此类型,包括可以用来分析与研究的决策问题也基本属于该类决策。这类决策大多数可以用量化解决。
2)非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对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工作、管理工作等例外问题所做的决策,如并购决策、新产品开发决策、是否卖掉赔钱的部门等决策。该类决策需要考虑内外部条件变动及其他不可量化的因素,决策正确与否、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决策者的首创精神、气魄、判断力和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大多数战略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
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所做的主要决策是非程序化决策,占决策比例一半以上,而中、基层管理者所做的决策主要属于程序化决策。
5按决策结果的确定性划分
按决策结果的确定性划分,决策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与不确定型决策。决策类型演绎图如图42所示。图42决策类型演绎图
1)确定型决策
决策者确切知道自然状态的发生,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各个方案的结果的比较。确定型决策问题是一种逻辑上比较简单的决策,只需要从所有备选方案中,根据方案的结果,选择一个最好的即可。
2)风险型决策
这类决策所遇到的问题自然状态不止一种,而且每种自然状态下都会有不同结果,不过每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可以预先估计,决策者需要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择优选择。例如,一个滑雪场的经营者想要扩大经营规模,决定增加滑雪道。通过各方面的调研分析,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一个是新增加高空缆车与新开辟一条滑雪道,另一个方案是在原有缆车的轨道下,扩宽原有的滑雪道。每个方案是否能赢利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降雪量大小。根据气象局历史统计资料和预测,明年下大雪的可能性是30%,下中雪的可能性是40%,下小雪的可能性是30%,降雪量不同,每个方案赢利程度不同,滑雪场的经营者所遇到的决策就属于风险型决策。
3)不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也不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组织内外所处的环境复杂性与动态性。这类决策没有一种先例、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套用,关键在于决策者对信息掌握的程度、信息质量,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主观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