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制订是一个过程,为了保证编制计划的合理性,确保组织决策的实现落实,计划制订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虽然计划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制订完整的计划必须遵循相同的逻辑和步骤,图53中列出的及下面所阐述的制订计划的步骤是普遍适用的。
图53计划制订步骤图
521确定计划的目标
计划的第一步就是为组织确定总体目标及其所属各个部门的分目标。目标是组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组织的整体目标具有支配组织内所有计划的性质,根据整体目标分解各个部门的分目标,以此类推,从而形成组织目标体系,包括目标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目标体系描述了组织中各层次目标间的协作关系。
522考察计划的前提
编制计划的第二步是考察计划的前提,即计划是以什么环境为假设条件的。这个环境是指未来计划实施的环境,为此,必须对环境做出正确的预测。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对前提条件认识越清楚、越深刻,计划工作就越有效,更重要的是,要使得所有参加制订计划与实施计划的管理者都认同这些前提,并且承担制订与实施计划的每个人越彻底地理解和同意使用一致的计划前提条件,企业计划工作就越容易协调。
预测是计划编制的基础。计划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关键在于人们对未来计划实施的环境预测是否正确。考虑计划的前提并不是对将来环境的每一细节都要预测,而是仅对计划有重大影响的主要内容做出预测。
523拟定可行的方案
计划工作的第三步是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一项任务总是有许多方法和途径来实现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计划制订的第三步时,要广泛地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专家人员,群策群力,产生尽可能多的方案,有时候越是不能引人注意的方案可能就是最佳方案,所以在寻求可行方案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以获得具有可行的、差异的方案。
因此,这个步骤最为重要的不是找不到可供选择的方案,而是减少备选方案的数量,以便寻求到最有希望的方案,所以计划工作者通常在该阶段需要进行初步审核,拟定适量的方案数量可供选择。
524评估备选方案
评估各种备选方案是计划工作的第四个步骤,即根据计划的前提条件和目标,对初步选定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估,分析各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以及组织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种方案的优劣次序排列。
评估每个方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认真考查每一个方案的制约因素和隐患;②要用总体效益的观点来评估方案;③,既要考虑到每一计划的许多有形的可以用数量表示出来的因素,又要考虑到许多无形的不能用数量表示出来的因素;④要动态地考察方案的效果,不仅要考虑方案执行所带来的利益,还要考虑方案执行所带来的损失,特别注意那些潜在的、间接的损失。
525优选方案
计划制订的第五步是按照一定的原则,从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较优方案或综合成一个较理想的方案,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决策。这也是计划的关键步骤。
526拟定政策和支持计划
计划制订的第六步是拟订政策和支持计划,支持计划也就是派生计划。
1拟定政策
政策是贯彻和达到目标的保证,如企业确定了某个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目标,也选择了优质优价、创名牌、承包奖励等一系列措施来为目标服务。
2拟定支持计划
政策拟订后,计划仍不能说是完整的,还必须拟订支持计划,即各业务部门和下层单位拟定具体的部门计划,以支持总计划得以实现,如一家企业制定了当年销售额比去年增长15%的目标,那么,企业需要制订一系列派生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和财务计划等支持目标、政策得以实现。
527实施和改进计划
计划工作的第七个步骤是实施和改进计划。编制计划并非是计划职能的目的和全部,计划编制完成后还须实施计划。通过实施,进行情况的检查和反馈,如与目标不一致,还需改进计划。这部分的内容将会在第6章计划的实施中进行讨论。
特别提示
对于以上计划制订的七个步骤,应该注意的是它只是一般行动的指南,不可教条理解和对待。在具体情况下,各步骤允许交织。另外,在有的计划中省略某个步骤也是允许的。小思考
请为本学期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制订一份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