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四、 两个中国之命运

<<上一页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八月十四日)。

《蒋主席致电毛泽东》,重庆《新华日报》,1945年8月16日,第2版。

重庆 蒋委员长勋鉴: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毛泽东未铣(八月十六日)。

《蒋主席昨再电延安 恳毛泽东来商大计》,重庆《大公报》,1945年8月21日,第2版。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朱总司令电称一节,似于现在受降程序未尽明了。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朱总司令果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只有严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蒋中正哿(八月二十日)。

《蒋委员长再电毛泽东》,重庆《新华日报》,1945年8月21日,第2版。

重庆 蒋委员长勋鉴:

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毛泽东未养(八月二十二日)延安。

《毛泽东电蒋委员长》,重庆《新华日报》,1945年8月24日,第2版。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蒋中正梗(八月二十三日)。

《蒋主席电复毛泽东》,重庆《新华日报》,1945年8月25日,第2版。

特急,重庆 蒋介石先生勋鉴: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毛泽东敬(八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电复蒋主席》,重庆《大公报》,1945年8月26日,第2版。

以上为重庆谈判前夕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电文和毛泽东的复电六则(1945年8月14日—8月24日)

我们现在的口号是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

我们要求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同时也要求有土地有人民也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对我们的主张给以充分的考虑。

……我们承认国民党对抗战是尽了力的,同时我们承认共产党也尽了力,但我们痛定思痛,我们更承认这八年以来直接或间接为抗战而死了的一千万到三千万的人民,以及今日仍旧在饥饿线上嗷嗷待救的千千万万的人民,只有他们的功劳才是最主要的。今后一切的党派只有事事为着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我们现在正是以人民的名义向你们叫出热烈的呼喊,请你们千万不要忽视。

《中国民主同盟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1945年8月15日),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6册,(1945—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目前必须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实施若干紧急措施,以奠定今后和平建设的基础,这些紧急措施是:

(一)承认中国解放区的民选政府和抗日军队,撤退包围与进攻解放区的军队,以便立即实现和平,避免内战。

(二)划定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接受日军投降的地区,并给与他们以参加处置日本的一切工作的权利,以昭公允。

(三)严惩汉奸,解散伪军。

(四)公平合理的整编军队,办理复员,救济难胞,减轻赋税,以苏民困。

(五)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取消一切妨碍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取消特务机关,释放爱国政治犯。

(六)立即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的会议,商讨抗战结束后的各项重大问题,制定民主的施政纲领,结束训政,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政府,并筹备自由无拘束的普选的国民大会。

……

抗战胜利了!新的和平建设时期开始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宣言》(1945年8月25日),《解放日报》,1945年8月27日,第1版。

……抗战结束之后,民主宪政不容再缓。国民革命的最高理想是全民政治、实现理想的最要关键是还政于民,而国民大会是国民政府还政于民必经的阶段,也是国民革命必须完成的重要程序。在抗战发动之初,我们预期抗战胜利与宪政实施,毕其全功于一役。今当抗战胜利结束之际,我们认为宪政实施愈早愈好,因此召开国民大会不可再事迁延。我恳切希望全国同胞与各方贤达,能一致真诚的,为国、为民,尽量协助政府这一个政策,促成国民大会的及早召开,以祈求民主政治的及早完成,而不可再加以阻挠。……我们要实现民主政治,应以法治为宪政的基础,以宪政为民权的保障。军阀时代以武力做政争,藉地盘以自固的恶习,早成过去,绝不是现代民主国家所当有,亦不是和平建国时代所许可;必须国内一切问题,皆循政治方法求得解决,各方意见,遵循法律规辙以为标的,而后我革命先烈及全国同胞五十年来所共同祈求的根本大法,不致重蹈民国初年的覆辙。这是我们政府惟一的方针,也是全国人民最迫切的需要。

……国家的统一,是近代立国绝对必须的要素。抗战结束之后,国家统一,必因国民全体的协力爱护,而有坚实的保证,我们知道,国家统一是抗战胜利的保证条件,我们更要知道,国家统一是民主宪政的惟一基础。惟有统一的国家,才能收获最后胜利的成果,亦惟有统一的国家,才能保障民主制度,发扬民意,集中民力,维护主权的独立,完成建国的大计,以贡献于国际和平与世界的繁荣。我们要完成国家的统一,惟一的前提,是要我全国军队国家化,在我国家领土之内,不可有私人的军队,亦不再有任何一党军队;惟有军队不受个人私利,一党私见支配,而后国家的统一,乃有真正确实的基础,我今日代表政府特别负责声明,凡受国家编组和恪守军令的军队,其待遇必一视同仁,绝不有所歧视。而且中国国民党二十年来之军队党部,今已完全撤销,以树军队国家化的先声。我们希望全国同胞,认定军令、政令的统一,为国存之所系的命脉,共同一致,期其实现,加以维护,谨掬衷忱,为我国家的前途与人民的福利,做恳切的呼吁。

蒋介石:《庆祝抗战胜利对全国同胞广播词》(1945年9月3日),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3),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版,第3272—3274页。

(甲)国民政府委员会国方已让步到只占半数人员,我方亦应让步接受国方此一方案。但在允许国方占半数时,应声明我方在原则上仍坚持多数党在任何政府机关中不超过三分之一的要求。在接受此一方案之前,请你们力争以下几点:

(一)国民党人员在行政院各部会中,在军事委员会中,在各省市政府及地方政府中均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以便逼迫国民党在这些机关中也同样让步到不超过半数。如国民党答应在行政院、军委会及地方政府中只占半数,则为很大胜利。(二)国府委员会应有用人权,或表决特定重要问题时,表决时应以三分之二通过为有效,每个委员有提议权,主席及行政院应对国府委员会负责等项,应加以规定。

(乙)以上本均由你们作最后决定,但请你们尽可能为争其实现,因国民党在解放区与我党军队问题上,对我采取攻势,决不会放松,我们只有坚持上述要求逼迫国民党让步,才能保护自己。

《中央同意国府委员国民党可占半数致周恩来等电》(1946年1月25日),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51—52页。

蒋主席因应数外国新闻记者的请求,特于昨日在官邸接见,兹志各项问答如下:

问一:主席意见是否认为最近同意改组的政府,是中国政治永久解决的办法?在实行选举以后,是否仍以此政府为原则,或以多数党组织一党内阁。

主席答:现在乃政党合作的问题,将来政府采取何种方式须由国民大会决定,我个人甚愿中国各党派永久合作,共同建设国家。

问二:在同意改组政府以后,国民党已放弃既得的权利,将来国民党在国家的地位如何?

答:国民党对国家只知责任,而不知有权利。现在将其一部责任分与各党派,实为还政于民愿望的开始。还政于民以后,国民党仍当与全国人民共负建国的责任。

问三:政府何时可以改组?

答:在国民党二中全会以后,经政府与各方洽商,即可改组。

问四:根据新宪法实行选举时,主席是否将为总统候选人?

答:我尚未想到这事。我以为还政于民以后,我对国家对人民已完尽其应尽的义务了。

……

问:政府在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中,让步很多,何以并不注重宣传加以说明?又政府经此让步之后,中共私有的军队保证其真能国家化否?

答。我前面已说到,国民党认为政权乃是一种责任,而非权利。政府能将其责任的一部分交付于国民,而由国民共同担负,这乃是政府所始终祈求者,而且,我认这是我平生最足自慰的一事。至于军队国家化一点,是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主要目的之一。我国人民相信共产党对于这事必能切实作到,殆无疑义。

《蒋介石答外国记者问》(1946年2月5日),《新华日报》,1946年2月6日,第2版。

问:一年来国共谈判破裂的责任究竟是谁?美国调人是否公正?

答:一年来国共谈判破裂的责任显然属于国民党当局。一月停战协定与政协决议为停止中国内战实现民主之基本协定,中共方面至今仍愿为政协路线与恢复一月停战令的双方驻军位置而继续奋斗。国民党方面则不仅破坏了这些协议,拒绝恢复一月停战令的双方位置与依序实施政协各项决议,并且继续向中共所领导的各解放区做深入的进攻,企图消灭解放区及其人民武装,宣布他一党包办未经政协协议的非法的“国大”与“宪草”为合法,以分裂民族团结。蒋介石政府这种行动不但已使国共谈判破裂,并且更使谈判成为不可能。杜鲁门的声明,竟对此只字不提,反而说中共攻占长春,并破裂了积极性的谈判。事实上,中共军队攻占长春是在蒋介石政府军队破坏三月二十七日东北停战协定,占领东北人民民主联军手中许多城市,并猛攻四平街等情况之下被迫采取的自卫行动,而积极性的谈判,如六月休战协商,七月五人会谈,八月司徒调解,九月停攻张家口的建议,十月第三方面的调解,都被蒋介石政府一连串的新要求所破坏了,最后蒋介石政府更以召开非法的分裂的“国大”关闭了谈判之门。美国调人的态度,可从这些谈判中得到回答,美蒋合作以破坏停战协定与政协路线也愈到后来愈明显了。

问:蒋政府“国大”既已开过,其所产生的“宪法”是否有效?

答:蒋政府的“国大”与“宪草”既未经政协一致同意,又无联合政府召集,更无中共及真正民主党派的代表参加和制定,故不论这所谓“国大”已经开过这所谓“宪法”已经通过,其性质依然是蒋记国大,蒋记宪法,我们及全国民主人士决不会承认它为合法为有效。

本来政协协议的国大,是党派的国大,并非普选的国大,尤其是被保留的十年前的所谓“国大代表”,更是国民党一党专政时所指派。

现在蒋介石政府竟以这九百五十多名的所谓“国大代表”做基础,开他的非法的分裂的一党包办的“国大”,不管青年党民社党,如何违背政协决议去为蒋政府捧场,真正合乎政协路线的党派性的新的国大,在人民胜利面前,总是要从新开过的。所以我们对蒋政府召开的“国大”在未开会前主张停开,开会期中,主张解散,现开会后,主张取消重开。蒋政府的伪宪,也只有把它当作袁世凯天坛宪法和曹锟贿选宪法一样看待,这些独裁者在这些“宪法”中宣布了他们所原来不打算做的东西,而人民也决不会承认它的。

问:然则国共谈判前途如何?

答:谈判之门是蒋政府拿它召开“国大”的手关闭的,如要重开谈判,蒋政府必须:

(一)根据停战协定,承认恢复一月十三日双方驻军位置,实行停战;(二)根据政协路线取消非法国大及伪宪;重开党派会议,协商一切。否则蒋政府如果在其所召开的“国大”闭幕后一方面再来什么改组政府等把戏,另方面仍继续向解放区进攻,并积极布置进攻延安与哈尔滨等地区,则所谓“改组政府”等的新把戏,它的欺骗性也同刚开过的所谓“国大”一样,而它的主要目的还在适应美国政府的要求,哄骗美国舆论,以便美国政府得到拨付五亿美元借款,更多援助的借口,来加紧进行屠杀中国人民的长期内战。我们与中国人民,对于这种美蒋合作的意图,决不再受欺骗,决心反对到底!

《周恩来关于时局问题答新华社记者问》(1946年12月28日),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34—139页。

蒋管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包括着极其广泛的阶层:金融家、工业家、商人、大学教授、最高法院的法官、地方绅士、文化界、新闻界、学生、妇女、薪给生活者、店员、工役、工人、农民、小贩、清道夫等等,这表示目前的斗争是全民族反对异民族侵略的斗争,是各阶层人民反对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专制统治的斗争。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蒋介石在中国已是何等孤立,而参加爱国民主运动的阶层,将因美蒋统治迫得全国人民更无生路而越加广泛,运动也将越加深入。特别是这一运动将深入农村,与蒋管区广大农民相结合,那是可以断言的。

……

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有一万万四千人口的解放区为其有力的支援。到今天,大部分的民主人士已经明白,没有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中国就没有了希望。因此,一年来解放区军民自卫战的每一胜利,都鼓舞了蒋管区三万万人民。同时,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也更其加强解放区军民的胜利信心。

丁树奇:《一年来蒋管区的爱国民主运动》,《解放日报》,1947年1月1日,第3版。

在国民党的心目中,今日他们最大的敌人是共产党。然而他们很少反省:今日共产党势力之所以如此膨大,倒底是谁培植出来的。我们可以一一分析。先说青年。青年本来纯洁,对于政治初无成见。只要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一切上轨道,国家有前途,他们自然拥戴政府。但是政府种种表现,无不使人失望;这已是了不得的大危机。而还要花样百出,“帽子”乱飞,无异火上加油,以致造成今日青年清一色的厌恶南京政权的局面。再说中年人。现政权的支持层原是城市市民、公教人员、知识分子、工商界人。现在这一批人,一股脑儿都对南京政权没有好感。国民党的霸道作风使自由思想分子深痛恶绝;抗战以来对公教人员的刻薄待遇,使公教人员对现政权赤忱全失;政府官员的贪污作弊,种种刁难,使工商界人物怨气冲天;因财政金融失策以及内战不停而造成的物价暴涨,使城市市民怨声载道。今日全中国人民,对于现政权,可谓人人离心,个个厌恶。……然而是谁驱使大家不满国民党,反对国民党,痛恨国民党的?不是别人,就是国民党自己。今日国民党脑子里所想的是如何消灭共产党,然而他两只手所做的却无一不是在培植共产党,替共产党制造有利于共产党的政治形势。可是在这样一个极为明显的大势之下,现政权当让不让,可和不和,应改不改,要做不做,还是迷信武力,图以武力解决一切。不幸得很,现在已经开始感觉武力解决不了一切!武力肃清不了病入膏肓的贪污风气,武力振作不了推拖鬼混的行政效率,武力挽救不了已如堤决的经济危机,武力收拾不回麻痹死去的人心,甚至武力也决定不了前线的战局。美国军火快用完了,日本军火也维持不了好久,自己制造则远水不救近火。虽然大帅出巡,而未必有补于士气,因为将军们都吃得饱饱的,而士兵们已无意为少数人送命了。

储安平:《中国的政局》(1947年3月8日),《观察》第2卷第2期,1947年3月8日,第3—4页。

目前各地青年学生之反内战,反饥饿,以及要求教育改革的运动,诚如胡适校长沉痛的表示,纯是由于不满政治现状,和在困难环境中感觉苦恼的必然现象。今日内战愈演愈烈,其结果已使饥饿侵蚀到社会各阶层,青年学生所呐喊的反内战、反饥饿,正是代表全国人民一致的呼声,我们应该同情。

罢课游行,以致荒废学业,自非我们所能赞同,但是青年学生具有不满政治现状的情绪,以纯洁的心地提出具体主张,殊不应乱予曲解,尤不应横加诬蔑。他们绝不是受胁制玩弄供利用的工具,其行动亦不能认为是胁迫群众煽动暴乱的阴谋。……

我们站在教育岗位上的人,自当劝导青年学生先行复课,以免牺牲学业,同时更希望政府对青年学生的运动予以了解和同情。青年学生运动的起因是不满现实,唯有改变现实,才能平息他们的不满。推诿与压制则结果适得其反。殷鉴不远,不敢不告。

《北京大学教授宣言》(1947年5月22日),《观察》第2卷第14期,第21页,1947年5月31日。

查民主同盟勾结共匪,参加叛乱,早为国人所注意。兹迭据各地负责治安机关先后报告,其最显著事实如该盟派骆宾基在东北策动之军事叛乱与西北之负责人策动孔从周等叛变并煽动五月学潮及上海工潮,皆暗与共党之军事行动相呼应。政府颁布动员戡乱命令后,该盟香港及马来亚之支部公开宣言反抗,显与共匪勾结一气。最近该盟重要分子李荫枫在川省招致匪徒,图谋暴动,以响应共匪李先念残部之窜拢。其它公然作叛乱宣传掩护共匪之间谍活动,皆罪证确凿。政府对此不承认国家宪法,企图颠复政府之非法团体,不能坐视不理。证之共匪近来四处流窜,益形猖獗,而该盟分子亦无不到处活动,互为声援,如不应加遏制,后方治安在在堪虞。本部职责所在,对此在匪区助长叛乱,在后方则为共匪声援之不法团体,不得不采取适当处置,已将该“民主同盟”宣布为非法团体,今后各地治安机关对于该盟及其分子一切活动自应依据“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及“后方共产党处置办法”严加取缔,以遏乱萌,而维治安。

《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非法的声明》(1947年10月28日),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19—720页。

国家在这样风雨飘摇之秋,老百姓在这样痛苦的时分,安慰在那里呢?希望又在那里呢?享有特权的人享有特权如故,人民莫可如何。靠着私人政治关系而发横财的豪门之辈,不是逍遥海外,即是倚势豪强如故。对于这辈人民公敌,共党匪徒最大的帮手和功臣,不用说到现在还没有人替老百姓施用政治力量强制他们捐输资财以戡乱救民,甚至不曾用指甲轻轻弹他们一下。人事上也偏私如故,似乎没有国人置喙的余地。国家弄成这个样子,老百姓人人装着一肚皮闷气。人心失灵。如何得了!若不再为四万万国家主人翁抒发这股闷气底万分之一,何以对毕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国父在天之灵!何以对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生命的千万烈士之魂!更何以对全国受苦受难的同胞们!

……

赶快收拾人心,只有这一个机会了。

《赶快收拾人心》,《中央日报》社论,1948年11月4日,第2版。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