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实验法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给被试布置前瞻记忆任务,并记录前瞻记忆成绩的方法。如让被试10天后给主试寄送明信片、三天后打一个电话等。在前瞻记忆实验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多使用此方法,并获得了一些一般性结论(见本书第一章相关内容)。由于这种方法对无关因素的控制性不强,因此随着前瞻记忆研究的深入,目前单独使用这一方法的前瞻记忆研究较少,多数是作为一种比较的或辅助的方法出现的。例如,在一项关于吸烟者前瞻记忆下降情况的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一些真实场景中的前瞻记忆任务(Real World Prospective Memory Task,RWPMT)。根据任务安排,在实际测试时,主试会交给被试一张包括15项前瞻记忆任务的任务单用以说明任务,任务单上的任务都围绕着被试现实生活中的大学校园展开,且全部为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任务,如“当到达学生中心时,问一下有没有工作机会”、“当到达运动中心时,弄清入会的价格”等。被试有一分半钟的时间去记住这些任务,然后由主试陪同,在大学校园中环游。在这一过程中,被试要在到达任务单中每个任务提到的地点时,口头回忆与这个地点相联的任务的内容。为了避免被试使用策略,任务单上任务顺序与实际经过的地顺序是不同的。之外,还有一些没有出现在任务单上的任务,这些任务往往没有确定的地点,如“经过校园中的一家咖啡店”等。而在完成前瞻任务的间隔,主试会与被试聊一些大学生活的话题用以打断对任务的回忆,使之更符合日常生活中前瞻记忆的情境(Heffernan,O’Neill & Moss,2012)。
从这一研究可以看出,在运用自然实验法时,研究者力图摆脱早期研究控制性不强的弱点,努力使这一方法更精确可控。这一趋势在两个借用辅助装置的自然实验法研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Sellen等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随身携带一种名为“活动标记(active badge)”的具有红外发射功能的袖珍装置,它能通过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库中,被试按动此装置上按钮的动作及时间也能精确地被记录。在实验中,布置给被试的前瞻记忆任务有两类,一类是在到预先规定的时间或进入预先规定的地点时,按下装置上的按钮,一类是无论何时或何地点,只要想到前瞻任务时就按下按钮(Sellen,Louie,Harris,& Wilkins,1997)。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更是借助了Palm掌上电脑作为日常生活中前瞻记忆任务的呈现工具。参与者在两天时间内每天打开掌上电脑,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完成自动呈现在屏幕上的任务。掌上电脑的时间标记功能保证被试的任务完成情况被精确地记录(Thompson,Henry,Withall,Rendell,& Brodaty,2011)。
在以上两个研究中,由于前瞻任务是置入到日常生活之中的,且任务的延时时间较长(2天或以上),所以尽管使用了掌上电脑等电子装置,但仍是一种典型的自然实验法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