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第二章 选择哲学

4.选择不该有丝毫迟疑

<<上一页

◎开复微博

我放弃了世界最大、最成功的微软,从这架庞大的机器上把自己替换出来,选择把另一个硅谷童话带回中国。当我看到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Google(谷歌)决心在中国开拓市场时,我相信,这个机会离我只有一步之遥。我给我的老朋友,Google的首席执行官艾瑞克·施密特写了一封希望加盟的邮件,得到了张开双臂的欢迎。当心中的声音足够强烈的时候,选择就不该有丝毫迟疑。

◎做最好的自己

好的机会永远都是千载难逢的,一旦遇到就不要有丝毫犹豫,否则会遗憾终生。

李开复将微软中国研究院搭建起来,并带上了正轨,至此他在中国的使命已经结束了。2000年7月,他被调回微软总部,负责公司新项目的用户界面。这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被迫搁浅。之后,李开复又亲自参与了微软另一个大的项目Windows Vista的研发,从中他感受到了无助、痛苦,也尝到了胜利的滋味。然而,就在他回到微软总部的五年时间里,虽然每天他都工作得很充实,但他越来越感到了微软在制度方面的缺陷。微软就像一个遇到了“中年危机”的人,暴露出很多管理上的问题。李开复越发感到工作的艰辛。他体会到自己在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发出的声音无人问津,即便是自己深思熟虑的建议,总部也鲜有人倾听。他就像是一部庞大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每天都中规中矩地工作,但它的价值却没有受到肯定。精神上的落寞占据了李开复的内心。

“我是不是该选择离开微软了?”他的内心开始发问。

“最大化我的影响力”、“做对世界有影响的人”这些想法不断在他的脑海里回荡。最后,他得到了答案,他的心告诉他是到离开的时候了。

2005年3月,李开复开始思考新的工作机会。5月的一天,他无意中打开新浪网,一个标题映入了他的眼帘,“Google在中国大有作为!”又打开了专题网页,他才知道Google已经购买了google.cn的域名,准备在上海开设办公室。“既能回到中国,又是一家世界顶尖的公司,还能从事一项有创造力的工作”,三者最好的结合,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李开复告诉自己,不能迟疑,如果有丝毫迟疑,机会就会转瞬即逝。他没有等,立即在网上搜索到了Google总裁艾瑞克·施密特的电子邮箱地址,向对方发出了希望加盟Google的意愿。

没想到,Google也是一个效率很高的企业,当晚就向李开复抛出了橄榄枝。一个叫艾伦·尤斯塔斯的高管给李开复打了电话。电话中他表达了整个Google对李开复的态度。Google的相关高层一致认为,“能得到李开复是最好的!”

然而,尽管微软的所在地西雅图离Google所在的硅谷很近,但李开复却整整走了两个月。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心目中一次普通的工作转换,最后竟然演绎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风波。微软没有痛快放行,而是以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为由,将他和Google一起告上了法庭。

李开复因此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他需要从自己在微软工作的30万封邮件中寻找自己没有违约的证据。这段时间,他看透了人性的美丑,但也看到了“从心选择”的强大力量。他坚信,暴风雨过后,剩下的只有更加坚强的生命、更加坚定的信念。

最后,李开复和Google共同努力,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李开复顺利地成为了Google公司的一员。现在,每当他回忆起自己当初的选择,回忆起那段在谷歌的岁月,李开复总会说:“重大的放弃与选择之后,将迎来一片新的世界。加入谷歌中国,这是一段无怨无悔的日子。我甚至可以说,这是截至目前,我职业生涯中最精彩、最具有戏剧性的篇章。之前的离职风波,让我与谷歌中国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感觉它更像我的朋友,我的家人,而不是一份单纯的工作,因此,整个过程我都全身心投入。从修改一个搜索结果的微小细节出发,到对公司战略的全盘把握,在整整四年的时光里,我努力地把Google平等、创新、快乐、无畏的精神带到中国。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是我们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观,保持着超强的耐心精耕细作。”

李开复很认可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到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正是因为李开复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去Google工作的机会,他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李开复的成功哲学

李开复在谷歌的再一次成功,让人们开始关注他的选择智慧。“为什么李开复知道自己可以在谷歌成功呢?难道他真的有先见之明?”对此,李开复在给大学生的第三封信中,给出了答案。

李开复说:“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领域内就更容易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所有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李开复之所以每次选择过后,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原因就在于每当他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机会,他都会紧紧地抓住它,没有丝毫犹豫过。

犹豫是我们很多人在做选择时常有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人将它理解为谨慎,但在李开复看来:犹豫丧失机遇!如果李开复在每一次的选择面前都犹豫不决,可能他的人生早就改写了,十有八九不如现在。很多事错过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了。如果我们真的想得到某样东西,或者想争取某样东西,认准了就不要犹豫,不要动摇。否则,多好的机会都会从我们的手中溜走。我们只会是想得到的也没有得到,不该失去的也有可能会失去。

有人说,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机遇,都是一次可以改变我们命运的良机。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机遇面前我们不能有丝毫犹豫。我们要告诉自己:行动犹疑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当我们面对一些难以取舍的问题时,慎重考虑是必要的,但权衡利弊之后应当尽快地决策。只有果断决策,紧紧抓住机会,我们才能去品尝机会背后的成功。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