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第六章 好奇心、求异与多样并存

第二节 多样并存与好奇心

<<上一页

一、多样并存是好奇的必然结果

对于“活性”结构,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耗散结构,所以耗散结构具有分形性。作为一个稳定的耗散结构,必须与其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那么,作为耗散结构的环境因素的其他个体就以其差异性而构成对该耗散结构的有效刺激。百万年的进化,使生物有机体形成对所有外界刺激的有效反应,形成了专门的器官,并随着刺激的不断变化、器官的适应反应,进一步构成了复杂的应对结构。生物有机体也随即形成了超越被动适应的多样性主动适应过程(主动构建多样并存),通过环境的不断变化(甚至在环境还没有变化而只是有一点变化的苗头时)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而突显出刺激,以其固有的好奇心而有意识、主动地寻求、建构个性的差异与多样化和建立多样化的趋势。

生物群体为了保证多样并存和多样选择的可能性,为了保持由差异而导致的竞争的存在,会在内部形成激励的力量,这种内部的激励机制还会被放大、强化。彼此的合作还促使生物群体建立一种限制机制,避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虽然人们追求多样性,也以建构多样性作为进化的基本因素,但“多元化、开放性和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迫切渴求都能引发个人和集体的焦虑与冲突”[13],这也将成为内部激励。

从心理变换的角度看,一个局部特征对应于若干不同的整体意义。整体意义与局部特征之间的这种非一一对应关系,表征着分与合的协调统一。好奇导致差异、放大差异,认定则追求稳定、建立联系、保持多样并存。两者的有机统一即成为心智进化的基本模式。

1.选择研究特征的多样性

人们习惯于从某些角度选择某些特征来确定事物的意义。受好奇心驱使,人们会选择其他特征和其他研究角度,虽然是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却可以提取出众多的局部特征和多样并存的复杂关系。

2.研究关系的多样性

不同的局部特征之间存在各种形式的互相关系,有些关系是一个事物整体关系之下的局部关系,只适用于该整体事物,有些关系是同一类事物的类属关系,而有些则是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的本质性关系。有些关系是片面的、局部的、暂时的、偶然的,而有些关系则是整体的、必然的、因果性的。形成与反映确定意义的是那些整体、必然和因果性的关系,这些关系与确定意义形成稳定的对应关系,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局部特征在大脑中显示,就会使其他信息特征在大脑中显示出来。但受好奇心作用,人们不再满足于构建一种关系。即使以某一个关系为核心,也会在潜意识中构建其他关系,将其他关系作为稳定关系的“候补”而与其并存。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从目前人们所习惯的研究方法看,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中,有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化学的研究方法,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即使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有力学、电学、磁学、光学、热力学、原子核物理学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研究特定的现象和问题。可以这样认为,只要是独立出来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就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而人们则从不满足于只采取一种方法来研究一个对象。“科学思维”方法就是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研究相关的特征和相应的关系、规律,并通过相应的实验方法验证结果。这些方法和结论的并列形成了结果的多样性。

4.选择意义的多样性

任何一个泛集都将对应于诸多不同的意义,但在一个确定的心理转换过程中,我们往往只习惯于选择一种确定性意义(追求确定性心理),而将不同信息的展示作为满足好奇心的形式。我们希望通过稳定泛集对应意义的多样并存性,使注意力集中到这个方面,让好奇心得到满足。

5.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的多样性

当一个事物的意义在大脑中稳定地显示出来时,大脑会自动地根据局部特征与其他事物在局部上的联系而建立与其他事物多种多样的整体关系。好奇心驱使我们利用多种关系,与多个事物相联系。

二、多样并存是好奇心的基本形式

满足好奇心的方式包括使多种不同的信息同时并列、信息的不断变化、显示有复杂性信息和新奇性信息输入。因此,信息的多样并存是好奇心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一个可以构成逻辑关系的心理转换过程,包含在形成稳定的对应关系以后,当一个信息模式在大脑中显示时,自然激活与此已经形成稳定联系的其他信息的过程中。这些信息构成当前信息的导出性泛集,同时也构成该确定意义——对应于一个客观事物的意义——对应的稳定泛集。由于好奇心,人们既采用习惯上观察事物的角度、所注意的特征,也会研究那些以往习惯上不加注意的特征。以较高值在大脑中显示出来的关系模式的可能度,也将由于好奇心的作用而降低,这将促使那些局部的、偶然的、暂时的、片面的关系的可能度进一步提高,这些关系也就有可能成为构建意义的核心关系。当由这些局部特征组成各种不同的意义时,那些人们习惯上常见的意义被选择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反而是那些为人们根据以往经验和习惯所排斥的意义,会由于好奇心的作用而被选择。因此,无论是事物的局部特征泛集、局部特征之间的关系泛集,还是研究事物的角度泛集以及研究事物的方法泛集,都将由于好奇心的作用而形成多样并存。

三、多样并存是好奇心满足的基本形式

好奇导致多样并存,而多样并存又自然会满足人的好奇心,这是一种内在力量的必然,是内在耗散结构基本特征的反映。生物个体的差异和“自催化”相互作用导致差异进一步扩大,使表现“活性”的差异尽可能超出“活性”范围,而认定的力量又会将不同的个体紧紧地维系在一起。高层神经系统大量接收来自低层次神经系统的刺激,在神经系统中进化出多种不同的信息加工区域,出现了建立信息不同关系的抽象层次,此时,高层次的好奇心就由低层次信息通过相互作用以形成多样并存来满足。

不确定性可以有效地满足好奇心,这里所指的仅仅是在人们的内心所形成的不确定性。在从事任何一项活动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多种不确定性。就以创造过程为例,管理层往往不知道“谁将参与创造性活动;这项创造性活动会是什么样子;它将在何时进行;它将如何进行等”[16]。在人们开始进行创新时,就已经存在更大范围的不确定性了。非线性导致多样性,由于我们需要在多种形态中进行选择,也就必然要面对不确定性。可以认为,正是由于不断地解决不确定性问题,才促进了人类大脑的不断复杂化——进化。而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多思考,因为不确定。

不确定就是信息丢失。新的复杂性理论从根本上表明事物因果之间的联系是难以追溯的,变化(预计的)的呈现是非线性的,矛盾和冲突大量存在,而创造性的解决方法恰恰来自各种不确定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和建构。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