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一般语言学习优秀的人都是左脑比较发达,而像画家、音乐家、设计师这类人都是右脑比较发达。大脑有两个半球,尽管左半球和右半球看上去很像,但是两半球并不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有些任务可能是由左半球完成的,而另外一些任务是由右半球完成的。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这就是大脑的单侧化现象,即在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那么大脑单侧化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在某个发展阶段形成的?男女性别之间有没有差异?
在婴儿刚出生时,大脑的单侧化也许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功能日渐专门化、单侧化,并且在发育速度和水平上表现出了性别差异。在大脑发育成熟前,尤其在学龄前,男女两性智力活动在大脑两半球上的反应部位就存在差异。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男婴与女婴在听音乐或听童话故事时用脑的部位恰好相反:女孩的反应部位是大脑的左半球,男孩的反应部位是大脑的右半球。
实验介绍
【实验一】 婴儿大脑单侧化研究
一、实验目的
探讨婴儿的大脑单侧化情况。
二、实验过程
福克斯(Fox,1985)等人以10个月大的婴儿为被试,测量了他们在两种条件下的脑电图。一种条件是母亲接近婴儿;另一种情况是陌生人接近婴儿。此实验后,福克斯等人又以10个月大的婴儿为被试,让婴儿处于悲伤、厌恶、高兴和生气等情绪状态,并记录他们的脑电图。
三、实验结论
在母亲接近婴儿的条件下,婴儿产生了积极的情绪(如高兴的面部表情),与此相联系的是婴儿大脑左额叶的脑电活动性相对比较大。在陌生人接近的条件下,婴儿产生了消极情绪(如厌恶),与此相联系的是婴儿大脑右额叶的脑电活动性相对比较大。
后续实验结果发现,当婴儿在悲伤和厌恶情绪状态下,大脑右半球脑电活动性高;当婴儿在高兴和生气时,大脑左半球脑电活动性高。
【实验二】 使用双耳分听法研究儿童大脑单侧化发展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讨儿童大脑单侧化的发展趋势。
二、实验过程
双耳分听法只需要一个带立体声耳机的立体声录音机。在实验中,所使用的磁带是特制的,它能同时对左右耳分别呈现冲突的声音刺激。尽管每一只耳朵与大脑两半球都是有神经联系的,但对一侧半球的神经联系要强一些。当在同一时间把强度一样但相冲突的声音刺激分别呈现给左耳和右耳时,哪只耳朵能够占据优势,取决于哪一侧半球对识别声音更擅长。例如,当给被试的左右耳同时呈现不同的字词时,被试将主要报告出他的右耳所听到的字词。尽管两边的信号具有同样的强度,但是左半球对呈现给右耳的字词听得更加清晰。由于左脑擅长于言语,它对所听到内容的觉察通常能在与右脑的竞争中获胜。当给两个耳朵同时呈现非言语刺激时,结果就会反过来,被试将报告出其左耳所听到的声音。这时,右脑略占优势,因为它更擅长对非言语刺激的加工。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恩图斯以声音为实验材料,用双耳分听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功能偏向一侧在婴儿出生后就已经存在。由于婴儿不会说话,其对刺激的反应可以通过记录他们对一种能感受特殊压力的橡皮奶嘴的吮吸频率来测量。在其耳机中的一个声音变化,会使他们加速吮吸。因此,这种吮吸频率的增加是由于婴儿听到的声音数量和类型的变化所引起的。当给婴儿的两只耳朵呈现相冲突的声音,并只改变其中之一时,婴儿将只对优势耳朵所听到的变化做出反应(吮吸频率加快)。在实验中,给婴儿呈现的言语声音有“ma”、“ba”和“da”。非言语声音是录的乐器声。被试为48名平均年龄在3个月左右的婴儿。
三、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发现:有79%的婴儿表现出右耳(左脑)在言语方面的优势,有71%的婴儿表现出左耳(右脑)在音乐方面的优势。由于这一结果中婴儿左右耳分别对言语和音乐的优势百分数与对年龄较大儿童和成人所进行的双耳分听法实验的结果非常接近,似乎表明左脑觉察言语和右脑觉察音乐的倾向是天生的。3个月左右大的婴儿,其大脑的较高级皮层和胼胝体尚未完全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对此年龄的婴儿来说,实验所采用的刺激材料,言语和声音不具有任何意义。但是他们的神经回路已经表现出了左脑对言语声音和右脑对音乐的偏好。
【实验三】 儿童大脑单侧化的性别差异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讨男孩和女孩大脑发育的单侧化和专门化。
二、实验过程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精神病学系的威特尔森(S.Witelson)选择了200名智力、身体发育正常而惯用右手的儿童作为被试,将这些儿童分成25个组,每组内6—13岁儿童都间隔2岁,要求儿童分别用左右手手指同时摸两个形状不同、眼睛看不到的模型10秒钟,然后挑选出正确的形状。每个儿童测试10次。
三、实验结论
结果,男女儿童在总的正确性上并无差别,但男女儿童左右手得分的比率很不相同。男孩左手的得分比右手高,女孩则无左右手之别。威特尔森认为,男孩的左右手得分之所以有别,是因为男孩处理空间信息的右脑半球在6岁左右已较为专门化,而女孩的这种专门化要到青春期才出现。
实验应用
由上述实验可知,儿童大脑确实存在单侧化的现象,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专门化。在新生儿阶段,大脑就表现出单侧化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只是表明两半球在功能上存在着量的差异,以后随着婴儿大脑的逐步发育成熟,这种单侧化最终表现为质上的差异。同时,在大脑发育成熟前,尤其在学龄前,男女两性智力活动在两半球上的反应部位存在差异。有研究发现,在大脑发育成熟的过程中,男女儿童脑的发育情况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女孩的大脑左半球神经细胞的生长和髄鞘化的实现比男孩早些,而男孩的大脑右半球神经细胞的成长及髄鞘化的完成比女孩快些。正因为如此,女孩说话、阅读都比男孩早,语言能力也较强。
大脑单侧化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是我们开发儿童大脑、开展幼儿教育时需要认识的事实。应该注意的是,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单侧化并不是绝对的。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重视大脑智力开发的同时,不能极端化,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度的问题,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抓住脑发育关键期,进行早期教育,开发大脑潜能。
在脑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关键期,在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重组能力,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和行为经验。错过这个时期,一些能力就不可能获得或达不到最高的水平。婴幼儿时期正是脑发育的关键期,因此我们要在儿童0—3岁时就开始进行早期教育,根据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恰当的环境刺激,来挖掘儿童大脑的潜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已有实验证明,人脑的潜力很大,若从新生儿即开始早期训练,能100%发挥大脑潜力,如延迟到3岁后才进行教育,只能发挥80%,如晚到7岁后才开始教育,那大脑的潜力最多只能达60%左右,所以说脑潜能开发重在关键期。脑潜能开发不仅能使正常的儿童变得更加聪慧,也能使那些早期大脑受过损伤的高危儿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使其大脑充分发育,赶上或超过正常儿童。
2.进行合理、全面的教育,全面、平衡地发展左右脑。
研究发现,女孩的左半球发展比男孩快,男孩右半球发展比女孩快;女孩的语言、阅读能力发展较早较快,男孩的空间信息加工能力发展较好。脑两半球发展上的性别差异似乎也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一般女孩的语言类科目成绩较好,像语文、外语,男孩的理工科成绩较好,如数学、物理等。对于成绩的偏科,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脑半球发育差异有关,我们对学生的偏科不应盲目指责。同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来发展男女生相对弱势的另一半球。
3.开发右脑,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
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境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所以左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质,它负责把右脑的形象思维转换成语言。被人们称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也许就是爱因斯坦这种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使他变得比常人更聪明。
从儿童开始,右耳优势越来越明显,说明我们的左脑优势越来越明显,但左脑的潜力尚有很大部分未被开发。而右脑是创造力之源。创造力说到底就是把头脑中那些被认为毫无关系的情报信息联结起来的能力。这种并不关联的信息之间距离越大,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设想也就越新奇。因此,开发右脑是科学家提出来的发展创新能力的途径,甚至提出了“右脑革命”的口号。充分发挥右脑本身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通过左脑的良好配合,就能不断有崭新的设想产生。
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多提供图形、空间等学习材料,进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