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第三部分 儿童感知觉与动作发展

婴儿粗动作的发展——泽勒佐和科尔布的婴儿行走训练实验

<<上一页

动作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个体进行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婴儿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其发展状况,影响着儿童自主性和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并影响着他们个性的形成。一定数量的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儿童及早摆脱对成人过多的依赖,学会独立自主地活动,能使儿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动作技能发展较好,也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好评。由此可见,重视儿童的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家长和老师应该对儿童进行早期动作技能的引导和训练。

根据所涉及的全身各部位的活动,可以将儿童的自主动作分为有关个体全身大肌肉活动的粗动作(gross motor)和主要涉及手部小肌肉活动的精细动作技能(fine motor)。粗动作包括头颈和躯干部分的基本自主控制能力,如:爬、走、跑、跳等。下面我们看一项关于婴儿行走训练的实验。

实验介绍

一、实验目的

研究行走训练能否加速动作发展。

二、实验过程

泽勒佐(Zelazo)和科尔布(Kolb)对婴儿的行走训练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出生两周的婴儿为被试,训练时间持续到婴儿出生后的第八周。24名婴儿被分成四组:积极练习组的婴儿每天有4次练习,每次3分钟,在这些时间里,他们被人扶着腋下,脚底接触平面;消极被动组的婴儿则躺在小床上、坐在婴儿座位上,或者坐在父母膝上,轻轻伸屈他们的双腿和手臂;控制组的婴儿没有训练,只是在这项训练计划结束时才测试一次。然后继续进行追踪研究,记录婴儿学会行走的时间。

三、实验结论

结果,分在积极练习组的婴儿平均在10—12个月时就会行走,比常模年龄(14个月)提早了2—4个月。研究者认为,新生儿具有行走反射,行走反射在帮助婴儿产生更大的活动性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行走动作的训练有个关键时期,动作训练应该利用行走反射,不要让其自然消失。

实验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增加,人们对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并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视,因而对婴幼儿动作发展是否能通过学习训练而加快的问题十分关心。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对婴儿进行动作训练能够加速其动作发展,同时在训练时要遵循婴儿的生理发展规律。

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儿童身体柔软,容易学习许多动作,加之他们喜欢模仿,喜欢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动作,所以只要积极加以指导和训练,学前儿童可以获得许多动作技能。

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动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要遵循婴儿生理发展的规律,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适宜的技能训练。心理学家格塞尔从他所进行的著名的双生子爬梯试验中得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并提出了“成熟—学习”原则。成熟是学习和训练的基础,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或训练,才能取得成效。否则是无效的,是浪费的。我国很多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者也认为成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成熟有早有晚,在其发展的正常范围内,什么样的成熟程度是学习或训练的最佳程度或关键时期?在一个项目的调查中,心理学家将样本中70%的儿童达到的年龄(即100名儿童中有70名能达到的年龄)定为常模年龄,10%儿童达到的年龄定为成熟早期年龄。无论在成熟的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对儿童进行训练都会成功,但其中成熟有早晚之分,效果有好差之别。成熟早期是开始学习和训练的最佳时期,效果最好,成熟中期开始训练比晚期训练效果好,成熟晚期开始训练比不训练要好一些。

(2)要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在动作能力的潜力方面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一样的。这一事实为父母和指导者提供的启示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已发表的对处在不同年龄水平的儿童和成人的身材和动作操作的研究,并不是每个该年龄的人被认为“正常”而必须达到的绝对标准。相反,这些身高、体重、体形、力量和耐力的测量,以及操作得法的标准,是对一组具备这种特征的个体进行测量而得出的平均结果,大多数人高于或低于这个标准分,然而这些个体中的大多数人仍然被认为是按照他们个体发展的模式以令人满意的速度成长着的。简言之,身体和运动能力的年龄标准仅仅是帮助父母、教师和医务人员建立一个关于特定年龄的儿童具有哪些普遍技能的一般指导,例如表1。然而,关于一个儿童或成人是否以令人满意的方式成长,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判断:①来自平均值的偏差是否阻碍个体在生活中履行他的典型职责。②观察到的平均值偏差是如何适应个体全面生长模式的。例如一个儿童在书写方面表现出低于平均水平的手眼协调,正好与该儿童的身高、体重和协调等全面成长方面显示出的普遍低于平均发展的模式相符合,因而可以把他看做是成熟较慢的儿童。第二,一个训练计划对于某个儿童来说是最好的,而对于另一个儿童来说就不一定是最好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有各种训练变式,以便一种方法不能在一个特定儿童身上获得成功时,尝试另一种方法;如果教师不期望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同样的进步速率,而允许学习中适应儿童不同潜力水平的个体差异,则教师就可以最恰当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儿童之间不仅存在着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而且随着两性的身体结构,以及与此相伴的社会期望的不同,会使得一种性别在某些运动性活动中比另一性别更熟练。例如,一般要求男性在体力消耗大的运动中比较在行,而普遍要求女性在精细手工方面高出一筹。

重要动作发展的年龄常模(月)

(以在美国的欧裔、拉丁裔和非裔美国人为依据)

动作技能50%的婴儿掌握这项动作技能的月份90%的婴儿掌握这项动作

技能的月份

俯卧抬头90度2.23.2

翻身2.84.7

扶坐2.94.2

独坐5.57.8

扶站5.810.0

爬行7.09.0

扶走9.212.7

独站片刻9.813.0

独自站好11.513.9

走得很好12.114.3

垒两层的积木13.819.0

爬楼梯17.022.0

向前踢球20.024.0

资料来源:Bayley,1993;Frankenberg & Dodds,196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