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散文

短信五则

<<上一页

ZY: 你好!

来信读罢多日,阅信之感受大约已在电话中简述 。又因日日忙于家务及其他琐事,故想偷懒不再回信。而你那晚的电话又让我不好意思起来,只得挤时提笔胡乱涂来。

自重庆认识以来,你交友的急切、办事的执著及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只是由于自己的年龄、阅历、经历都不可能使自己再那么纯真,因而要我们成为真正的朋友大概还得有一个过程,就让时间来培养我们的友谊吧。

如电话中对你们所说,来蓉后的总体感觉仍是忙,虽已退休,身心却从未闲适过。你为我培养出李里这样的孩子很是羡慕,其实他这样的人更需要父母的照顾,他的与众不同也让我们存着更多的担心。毕竟这个社会更容易接纳的是芸芸众生。

随信寄来李里简历。里儿的信已写好多日,因我之故,拖至今日才寄出,让你久等了,先道声对不起。

顺候

暑安!

[JY][HTK]旬姐

[JY]2005.9.3于蓉城[HJ3mm]

  

[JZ][HT4H]二[HT5BS]

  

谢老:您好!

短信已阅多日,迟复为歉。原想读完小说再复信,奈每日杂务太多,身不由己,全部阅完小说再复信已不太可能,只好大致浏览,了解梗概。虽粗略阅过,但深感谢老不仅文史哲功底深厚,对自然科学知识也有广泛涉猎。更可贵的是谢老在小说中还寄予了深厚的人文关怀,由此感到谢老不仅是智者还是仁者。只惜匆匆翻过,精彩之处漏掉不少,只好留待他日有闲时再细细品味吧。

诗三首阅后也有不少感想,尤爱《纤夫》一首。阅时眼前已然出现长江岸边那一排排纤绳勒身,身体伏地,艰难地拉着船前行的纤夫们(这一幕我当知青时在长江边经常看到,故颇有同感),并从中感到了谢老当年对劳动者的深切关怀与同情。《天回山居》让我看到一位远离尘嚣、以书为伴、潜心治学的令人尊敬的学者、长者。唯有《游武侯祠有怀黄巾军》因用典很多,自己知识有限,无法全懂,以后再向您请教吧。

李里和我祝您新春快乐,并问候夫人及全家!

  

[JY][HTK]黄旬

[JY]2007.1.8

[JZ][HT4H]三[HT5BS]

ZM:你好!

读了你的剧评,就想与你聊几句。你对剧场的观察仔细,让人体会到女性的细腻。剧情也由你的文章基本了解,只是当你说到瑕疵时本想看下文,却没有了,为什么不写出来呢?真羡慕你能在北京人艺的剧场里看中国一流话剧演员的表演。我有好多年未看过话剧了,过去我和你叔叔都喜欢话剧,小时候父母也常带我看话剧,你的这篇文章让我忆起了过去那些令人留恋的、温馨的岁月。

[JY][HTK]黄阿姨即日[HTBS][JZ][HT4H]四

XJ:好孩子!

谢谢你这些天来对外婆的照顾。真是很不好意思,我们做子孙的没能照顾外婆,倒给你添这许多麻烦。不过想到你以一颗慈爱的心对待众生,以给人帮助为己任,我又觉得一切感谢的话似乎多余了。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你对自心的觉行和圆满,通过这一个个过程,你既帮助了他人,也不断历练和完善了自己,我真的很为你高兴,同时更感到应多向你学习。元旦你自己安排好就行。愿你过一个身心和美的节日。也愿一切都能美满如愿!代问候你的父母。

祝你们全家快乐吉祥!

[JY,3][HTK]黄阿姨

[JY]2008年新年前夕[JZ][HT4H]五

FR:你好!

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知晓了你的近况,我们大家都放心了。人生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虽不在四川,但能在父母身边也是幸事。毕竟与亲人在一块儿,这也是人们所企盼的。

很谢谢你的关心。网上有各种评论是十分正常的,我们从不在意。既然允许评论,既然你小有名气,那就会引来各种褒贬甚而遭侮辱谩骂,这样的心理准备我们早就做好了。人是应该有一些雅量的。更何况我对于那些评论者而言应该算得上长者,我怎能与那些小青年计较呢?

李老师很忙,他让我代问候你。他说有机会去湖北时将挤时间到黄石看你。

最后愿你尽早安顿下来,走入正轨,并祝一切顺心如意!李叔叔也问候你。

[JY,1][HTK]黄阿姨

[JY]2008.10.20[HTBS][LM]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