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最初只是生产销售肥皂和蜡烛。1859年,宝洁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00万美元,公司员工发展为80人。1890年,宝洁在Ivorydale工厂建立了一个分析实验室,研究及改进肥皂制造工艺,这是美国工业史上最早的产品开发研究实验室之一。公司的研究实验室和工厂一样繁忙。新产品一个接一个地诞生:象牙皂片( 一种洗衣和洗碗碟用的片状肥皂)、CHIPSO( 第一种专为洗衣机设计的肥皂)以及CRISCO(第一种改变美国人烹调方式的全植物性烘焙油)。所有这些创新产品的产生都是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了解:公司以领先的市场调研方法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20世纪初期,宝洁开始在辛辛那提以外设厂。1915年,宝洁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加拿大建立生产厂。
1931年,宝洁公司创立了专门的市场营销机构,由一组专门人员负责某一品牌的管理,而品牌之间存在竞争。这一系统使每一品牌都具有独立的市场营销策略,宝洁的品牌管理系统正式诞生。1933年,由宝洁赞助播出的电台系列剧“Ma Perkins”在全美播出,大受欢迎,“肥皂剧”也因此得名。1937年,宝洁创立一百周年,年销售额达到23亿美元。
1946年,宝洁推出被称做“洗衣奇迹”的汰渍(Tide)洗衣粉。汰渍采用了新的配方,洗涤效果比当时市场上所有其他产品都好。卓越的洗涤效果及合理的价格使汰渍于1950年成为美国第一的洗衣粉品牌。它的成功为宝洁积累了进军新产品系列以及新市场所需的资金。在汰渍推出后的几年里,宝洁开拓了很多新的产品。第一支含氟牙膏佳洁士得到美国牙防协会首例认证,很快就成为首屈一指的牙膏品牌。宝洁的纸浆制造工艺促进了纸巾等纸制品的发展,宝洁发明了一次性的婴儿纸尿片,并于1961年推出帮宝适。宝洁原有业务的实力不断加强,同时开始进军其他市场。最重要的举措是1961年收购Folgers咖啡,以及推出第一种织物柔顺剂Downy。
为拓展全球业务,宝洁开始在墨西哥、欧洲和日本设立分公司。到1980年,宝洁在全世界23个国家开展业务,销售额直逼110亿美金,利润比1945年增长了35倍。1980年,宝洁已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1988年,宝洁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宝洁投资中国市场的历程。目前,宝洁公司已陆续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地设立了十几家合资、独资企业。通过收购Norwich Eaton制药公司(1982),Rechardson-Vicks公司(1985),宝洁开始活跃于个人保健用品行业;通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收购Noxell、Max Factor、Ellen Betrix,宝洁在世界化妆品和香料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收购项目也加快了宝洁全球化的进程。为了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优势,宝洁建立了全球性的研究开发网络,其研究中心遍布美国、欧洲、日本、拉美等地。2001年,宝洁公司从施贵宝公司收购了全球染发、护发领导品牌伊卡露系列。2003年,宝洁收购了德国威娜公司。
目前宝洁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拥有众多深受信赖的优质、领先品牌,包括玉兰油、SK-Ⅱ、潘婷、飘柔、海飞丝、沙宣、伊卡璐、威娜、舒肤佳、吉列、博朗、护舒宝、佳洁士、欧乐-B、帮宝适、汰渍、兰诺、碧浪、金霸王、品客等品牌产品。宝洁的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财富》杂志2009年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宝洁排名第68位;在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排名中位列榜单第六位。
资料来源:宝洁网站(http:///)等,其内容经过了编者整理。
从宝洁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见了资本运作的影子,看见了营销的魔力,更看见了产品开发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企业一定是以提供产品作为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企业要生存,必须要市场接受其产品、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可以说,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产品,成功开发出新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根本。当今世界,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多变,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都迫使企业在产品方面要不断推陈出新。所以说,企业的产品又魂系开发。无数的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或有成功经验或有失败教训,这些都值得所有企业学习和借鉴。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新产品开发策略,遵循科学的开发程序,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开发活动,可以大大降低开发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