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第一章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解读

五、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

<<上一页

(一)教学管理

《要求》指出: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

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管理实现预期的目标和完成规定的任务。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和控制等职能,实施计划,组织人员,使他人和自己一起实现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学过程的诸多环节的规划、安排和监督,以及对教学业务的常规管理,协调各种资源和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稳定的秩序,为教学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与达成。完善、系统的教学制度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有效运转,实现了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了学校教育目标和基本教学任务的达成。《要求》规定各高校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将其以必修课的性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这门课程不能是公选课,也不能是限选课,“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这一刚性规定保证了在校生都能够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是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呼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的必要补充,是为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或对相关心理学知识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的,主要是提高学生某一学科方向的心理知识和修养,对大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有:学习心理学、创造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爱情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成功心理训练、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等,这些课程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更深入的层次。

《要求》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团队教学,参与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可以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加入教学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鼓励有条件的辅导员参与相应的课程教学。

教学活动是师生相互作用的交往性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能力、素养和水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只有教师形成充满个性化色彩的教学风格,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成长的乐趣,教学活动才能处处洋溢着生命成长的契机。按照《要求》开设成必修课之后,各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强,对于师资的要求自然就高。《要求》从三个方面保证了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专职队伍,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精耕细作,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把成长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是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力量。二是专家队伍,他们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向,引领专职心理健康队伍更好地成长。三是有条件的辅导员队伍,他们更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在具备相应资格之后,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把一些心理咨询的方法适当地运用到学生管理当中,改进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质量。

(二)条件支持

《要求》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料,如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教育软件、音像教学资料等,配备合适的教学场所。

多数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软件,部分心理测评都能够在计算机上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便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开展相关研究。但是,在硬件的配备上,要更加重视合适的教学场所。心理健康课需要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体验,但是实践部分的实施条件,如团体活动室、心理测评系统、体验式活动所需器材等,由于各校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及资金条件不一,还是很难得到统一的保证,因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的正常开展。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为必修课与师资质量要求高,短时间内有没有较多可以胜任的教师的矛盾开始凸显。在这一现实情况下,许多高校只能进行大班教学。据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视野覆盖范围不超过25名学生,教师站在讲台上的视觉控制宽度小于10人,视觉纵深小于10排,综合推算,50—100人即可称为大班。人数多,无疑很难有效完成活动任务。况且,在大班条件下,教师们最常用、最习惯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式,于是,在班级学生人数多、课时不充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环境下,很难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感受、体验与分享的效果。如何提高大班教学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潜能大胆开展教学的同时,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更多提供服务、支持,守护教师的生命价值,才能使教师更好地去关注和呵护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条件,以保证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