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韩圆
一、设计思路
1.通过课堂活动“谁是超人”,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发掘自身超人潜质的思考。
2.通过“镜子中的我”和“力克?胡哲的故事”引入为什么要完善自我。
3.重点通过九宫格统合绘画法画出我是谁,开始认识自我。
4.通过课堂调查、课堂讨论和模拟情景体验的方法体会悦纳自我的感受。
5.通过配乐诗歌欣赏完成课程小结。
6.最后推荐进一步认识自我的心理测试网站及课外阅读图书。
二、教学目的
掌握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理论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体验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产生完善自我的行动意向。
三、教学重点
认识自我。
四、教学难点
悦纳自我。
五、教学方法
团体活动、讲授、绘画法、课堂讨论、情景模拟、多媒体。
教学辅助手段:需提前准备好印有绘画用九宫格的纸张。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课堂活动——谁是超人
活动目的:活跃课堂气氛,初步认识自我。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步骤:在《蚂蚁》音乐背景下,5—6人一组,同学相向同时大声自我介绍2分钟,不可中断,不受他人影响,不与他人对话。介绍后,同组人闭上眼睛,用手指出一个个人内心中最具“超人”能量者,同组内得标数最多者为胜,即为“超人”。请当选“超人”的同学发表感言。
(二)为什么要完善自我
通过“镜子中的我”和“力克?胡哲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完善自我。进而总结出具体原因如:理解人的局限性,避免产生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盲从等自我意识偏差,在客观看待他人和自己特点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个性特点。
(三)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完善
分别略讲树立合理的人生观、有效调控自我、追求自我实现,重点放在正确认识自我,将难点放在积极悦纳自我这一部分内容上。
1.通过九宫格统合绘画法画出我是谁,正确认识自我(约30分钟)
九宫格统合绘画法是一种自由联想的表达性技法。在个人觉察和成长的过程中能弥补语言的限制,通过其象征功能帮助学生将感受到却无法用语言说出的情感表达出来。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作画,并反复提醒这个活动并不是考察绘画技法,只是将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描绘出来即可。为将学生绘画的内容用作下一部分自我接纳分析的素材,建议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画,如身体状况(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形、是否健康等)、个人现状(你的家庭、学校、班级、学习状况、与他人的关系等)、优点与弱点(你的智力、能力等)、情绪体验(你常持有的情绪情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如:乐观开朗、振奋人心、烦恼沮丧等)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发放的A4纸上印有3×3共9个格子。
(2)画的顺序:从右下角按逆时针顺序画到画面中心格,或者从中心格开始按顺时针顺序画到右下角格子。
(3)请按选定顺序一格一格地把脑海中浮现的事物自由地画出来。实在不能用图表达时,可以并用图形、符号。
(4)画完9个格子之后,给画面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5)从整体看选一个题目来概括这些图。
(6)互相交流并发言。
在发言过程中,有学生谈到自己的特点,可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对这些特点的评价及对自己的影响,为下面的授课做铺垫。
2.为什么要悦纳自我(约15分钟)
课堂调查:
向学生提以下问题,通过举手情况,了解学生自我接纳情况。
(1)能接纳自己的体貌:如接纳自己的身高、长相、体重等?
(2)能接纳自己的现状:如家庭、学校、班级、学习情况等?
(3)能接纳自己的优点和弱点?
(4)能接纳自己的体验,包括正性和负性情绪?如正性情绪:快乐、平和、勇敢、信心、宽容、平静等,或负性情绪:痛苦、愤怒、怯懦、沮丧、焦虑、担忧等。
根据课堂情况,学生对于体貌、现状、优点和正性的情绪体验接纳度较高,对于弱点和负性情绪的体验接纳度较低,或者还会对要接纳弱点和负性情绪产生疑惑。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解除疑惑,创设情景来让学生体验,具体操作如下:请同学闭上眼睛,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呼吸,放松,想象海滩、森林等让自己觉得舒服惬意的画面,放松(大概1分钟的时间)。确认学生已经放松之后,请学生回想最近发生的让他们感觉愤怒的事情,仔细体会自己的情绪,直到完全体会到愤怒。让学生在心底要求自己克制愤怒,要清除愤怒,体会这种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愤怒被清除了吗?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之后,再次让学生放松,让学生在心底对自己说,“我接受我的情绪,这是一个信号,提示我遇到了挫折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谢谢这个信号提醒我去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这时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完成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结:如果人是一台计算机的话,我们每天要处理很多信息,这些信息处理是在一定的情绪背景上进行的。如果能自我悦纳,这些情绪就是正向的,流动的,不会占用太多内存,但当我们花精力去对抗自我那些认为不好的、弱的、消极的东西时,必须分一部分内存来处理因此而来的问题,不仅不会有效消除那些不好的、弱的、消极的东西,反而会影响当前做事的效率。效率下降又是我们要对抗的,这便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内存被占据,效率下降甚至死机。
自我接纳不等于自我满足以至于故步自封或不思进取。自我接纳是人能健康成长的前提。自我接纳是自信的开始。自我接纳的人的进取心用在追求成长上,而不像不自我接纳的人更多地用在了避免失败上。
3.如何悦纳自我(约8分钟)
(1)停止与自己对立
“不论我的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的生命和独特性。”
(2)停止苛求自己
“不论我做错了什么,我选择从中吸取教训。”
(3)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
“不论我产生什么样的负性情绪,我选择积极地正视、关注和体验它。”
(4)“你”不等于你的错误,将问题和人分开,学习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选择首先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5)接纳,但不止于接纳
以建设性的态度与方法对待自己的弱点和错误。
4.有效调控自我
通过工科院校比较普遍的玩游戏的例子说明如何抵制外界诱惑的干扰,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紧接着通过分析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成就动机,从而树立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
5.追求自我实现
简要介绍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引导学生将追求自我实现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更大的成长和发展。
6.诗歌欣赏(约5分钟)
将诗歌《做一个最好的你》配上哼唱音乐《写给海洋》放给学生欣赏,深化认识自己、接纳自我的内心体验,产生完善自我的意向。
附:做一个最好的你
[美]道格拉斯?玛拉赫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
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
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那就当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
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
那就当尾小鲈鱼,
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
必须有人来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
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
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
而在做一个最好的你。
(四)课后作业
课后在我校第二频道心理测试网站进行16PF的心理测量,并针对我是谁的问题征得他人反馈,综合了解和评价自己。
推荐课后阅读:
①马丁?塞利格曼:《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任俊译,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
②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马良诚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七、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学习了如何以合理的人生观为基础,通过自我觉知、他人评价、社会比较、心理测验、活动及社会实践等方法来正确认识自我,如何用积极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特点,做到悦纳自我,从而有效的调控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在如何认识自我这个重点内容部分,表达性的绘画方法给学生带来深入反思的机会,又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产生悦纳自我的体验,为进一步有效调控自我,追求自我实现奠定基础。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并不是短短一堂课就能完成的,对学生来说,这次课程仅仅是个开始。希望从这次课程中学到的方法、体验的感受、产生的行动意向能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得以利用,使他们不断思考、实践,不断完善自我。
八、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中介、以成长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立足作为公选课的《大学生心理与调适》课程目标定位,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讲授、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课堂设计新颖,环环相扣,取得了预期效果。具有以下特点:1.课堂活动紧密围绕课堂授课内容,相互结合,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2.综合运用绘画、音乐等艺术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验;3.依托学校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空间。
同时,授课进行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1.课程内容及课堂设计的环节较多,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至少需要一节半到两节课的时间才能充分完成;2.一小部分学生与教师互动少,在发现这一问题未采取措施,在以后的课程中需要在活动开始前充分热身,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参与热情低的学生要适时关注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