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广西科技大学 莫济榕
一、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讨论,引出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与发展的感性认知;然后通过对适应与发展的内涵及其关系、适应与发展的主要理论、心理适应与发展的标准的系统介绍,帮助学生理性认知适应与发展问题;再次,通过对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及适应与发展的特点进行总结,使学生从认知上正确地对待适应与发展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探讨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增进自我接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大学生活的态度,增强其参与大学生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本课目的。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教学,使学生了解适应与发展的内涵及其关系;了解适应与发展的主要理论;使学生能够认识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及适应与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掌握适应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三、教学重点
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及特点,及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
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
1.讲述法;2.问题法;3.讨论法;4.角色扮演法。
六、教学过程
(七)课后作业
思考:如何更好地掌握适应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导入部分应用了情景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回忆初上大学时的各种感受,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探索新知的欲望,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铺垫。
通过导入中的情境回忆,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适应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帮助学生从学理上了解适应与发展的内涵及其关系,认识适应与发展的相关理论,掌握适应与发展的标准。
此环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既能主动思考,又能愉悦地接受知识,即:认识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及适应与发展的特点,从认知上正确地对待适应与发展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努力提高自我的心理适应能力。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增进自我接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大学生活的态度,增强其参与大学生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本课目的。
导入3—5分钟
新知8-10分钟
角色扮演及教学12—14分钟
教学12—14分钟
小结及作业1—2分钟
七、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本次课的收获,并表达对学生由衷的希望和美好祝愿。
八、教学反思
这是堂比较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本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应用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并积极思考,同时愉悦接收新知。如果课堂语言魅力能够更好发挥,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环节考虑得更细致,这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将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