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应中成长——学会适应
钦州学院 王奕冉
一、设计思路
导入—探究变化—解读消极心理—探讨应对策略—课后实践。
二、教学目的
1.让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更好地投入大学生活。
2.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自我成长。
三、教学重点
了解新生适应期面临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
掌握应对适应期变化的策略。
五、教学方法
MS-EEPO有效教育平台互动课型方式。
教学辅助手段:板卡、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从中学时代走过来,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他们来讲,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个人的目标还是社会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在短期内尽快调整自己的身心,转变个人的角色,才能给今后的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能有效而成功地度过大学时代。
(二)新授课程
1.案例呈现
来自北方的大一女孩小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南方的一所大学。起初,除了饮食不是很习惯外,她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在大学好好奋斗,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可不久就觉得有些吃力了,眼前的现实似乎离她想象中的大学生活越来越远……学习上,小李发现即便是她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可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老师一次课就讲了几十页,照我的阅读速度远远跟不上啊!我的数学基础本来就差,高数习题大部分都不怎么会做,作业都按时交不了,这在我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啊!”生活上,小李刚入校时,常与舍友“卧谈”到深夜,感到十分兴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就很不习惯了。她在中学时就养成了晚上10:30熄灯睡觉的习惯,而大学的宿舍晚上不熄灯,由学生自己控制作息时间。习惯于早睡的她想早点入睡,但却不知道如何让舍友们早点安静,感觉特别累,十分苦恼!工作上也是烦恼不断,在中学阶段,小李一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们的好班干。可进入大学后,她却没有进入班干部名单,去各个社团应聘也屡受挫折,自认为组织能力特别突出的她感到特委屈、特受挫,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经常变得满腹牢骚,常生闷气,别人似乎都不愿意接近自己了。这也让她特别怀念中学时光,想念中学好友……
2.老师呈现标准性平台,梳理新生适应期变化的表现:
3.团队作业,并表达呈现在大卡上。
4.老师选择1—3个团队展示,其他团队进行补充。
5.老师讲解到了大学容易出现的消极心理:
? 间歇心理
? 茫然心理
? 失落心理
? 自卑心理
? 怀旧心理
6.老师呈现倒置性平台的关键项:
针对这些变化和容易出现的消极心理,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7.团队作业,并表达呈现在大卡上。
8.团队交互,并记录在微型卡上。
9.课后实践:
找三位师兄或师姐,让其分别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三方面给予建议,并写下自己的目标。
七、课堂小结
经过两个平台的作业,学生在新生面临的变化方面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应对策略方面调动学生自己的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八、教学反思
本课程采用了EEPO有效教育的教育理念,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巧创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生生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自身潜能,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