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治王永治:原北大经济系教师,闵先生的学生、同事。
恩师闵庆全教授,已走多时。因工作较忙,杂事颇多,虽时时念及闵老师对我的关爱之情,但都强忍在心间加以封闭。近日接闵平电话,要我撰文追思闵老师,一下子回忆的闸门被击开了。
我是1955年进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的。进校不久,闵老师给我们讲授“会计学”。限于当时的教学条件,闵老师为便于我们听懂看懂,亲手制作了不少会计报表的挂图,挂在黑板上,详尽地给我们解释借方贷方、资产平衡表等;还挂上大算盘,教我们学珠算。形象化的教学不仅使我们很快掌握了许多业务知识,而且也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兴趣。闵老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一笔好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笔撰写此文时,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在哲学楼一层西侧南边的教室,闵老师讲课的情景,足见印象之深。
我于1960年毕业,留系工作。1962年系里安排我到经济系经济管理教研室工作,在闵老师的指导下从事工业经济的教学准备工作。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时群情激昂,人人都想把憋了长达十年的劲使出来,为国家的兴盛繁荣做点事。
1978年,经过长时间的反复酝酿,在经济系领导陈岱孙、胡代光教授等的支持下,杨勋、张胜宏同志带领我们筹划创建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并在原部门经济教研室的基础上,在全国首创、组建了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任命我为教研室主任,担负筹建专业具体工作。
对于这个任命,可能是领导出于创建新专业,因为我年轻,想要我多做些具体工作。而我真是诚惶诚恐,深感自己能力、经历、学识有限,当此重任不免吃力,且这又是新专业,一时不知从何下手,真是焦急万分。此时,闵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鼓励、支持,具体指导我做工作,告诉我如何确定培养目标、筹划课程设置、制订教学计划、组建教师队伍等等。他还亲自与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有关系科领导、教授联系,争取分配应届优秀毕业生来教研室工作;带头开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课程,翻译资料、编写教材;精心指导年轻教师进修、备课,哺育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尽快走上讲台。整整六年,不论教研室的大事、小事,当我请教闵老师时,闵老师总是耐心地、具体地出主意,帮我想办法,坦承他的看法和见解,使我在工作中少走弯路,避免出错。正是闵老师这种以事业为重、呵护扶持晚辈的高尚品德,激励我尽力工作;正是闵老师以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时时对我开导、提示、帮助,作为坚强后盾,给我以力量,推着我放手去闯。在教研室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地完成了专业的创建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长达六年的时光,闵老师不只是告诉我如何办好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更重要的是以他的言行教导我如何做人、当好教师,使我终身受益。
深切怀念恩师闵庆全教授1984年我离开了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1989年我离开了北大。今天我应闵平之请,提笔回忆闵老师的往事,特别是长达六年他对我的鼎力辅助、尽心栽培的情景,不禁热泪盈眶、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闵老师与闵师母一起渡过了先艰难而后幸福的漫长岁月,他们之间敬爱有加、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是我们晩辈的楷模。在我五十五年有余的感受中,闵师母也是我敬重的长辈。可以说,闵老师为教学科研事业作的诸多贡献中,离不开闵师母默默的、全力的支持。她的辛劳、付出也是我们作为学生要感谢的。对我来讲,忆及闵老师,不能不提闵师母。壬辰春节即将到来,虽然不能再次聆听闵老师的教诲,问候闵老师寒暖,但我仍将像以往一样登门拜访闵师母,祝愿她健康长寿,表达对闵老师的感恩之心、怀念之情。
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谨以此短文深切怀念恩师闵庆全教授,寄托我的哀思。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