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清贫淡泊无所谓盛衰荣辱仍从容

<<上一页

曹凤岐曹凤岐:闵先生的学生、同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1年2月8日发出讣告: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开创者和推动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闵庆全先生,因病于2011年2月5日20点3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闵庆全先生1918年12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县,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抗战胜利后,1946年闵庆全先生受聘北京大学任教,历任北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六十余年的学者生涯,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一直在中外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实践、中外会计理论与实践等领域进行学术研究,为我国经济学、会计学、经济管理等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北京大学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闵庆全先生为人谦逊平和,做事严谨认真,书生本色,学者风范,毕生献身于学术研究、教书育人和国家的进步。闵庆全先生的精神永存。

闵先生是我入大学后的启蒙老师,后来我们又在一个教研室工作。无论在道德文章还是在工作上,我都得到了先生的教诲和帮助,使我终生受益。

下面将我在庆祝闵先生90华诞大会上的发言发表在这里,以此文来表达我对先生的悼念之情。敬爱的闵先生,您好!

弟子曹凤岐对您九十寿辰表示热烈祝贺!

闵先生是我在北大的启蒙老师!我应当算闵先生的亲传弟子!1965年进入北大经济系的第一学期是闵先生给我们开“会计学”课。在课堂上我接触到和蔼可亲的闵先生,他对教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学生十分关心、认真负责的精神,使我终生难忘,也使我终生受用不尽!在“文化大革命”的困难时期,我们师生几乎相依为命,我毕业后有相当长的时间,在闵先生领导的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工作。

清贫淡泊无所谓盛衰荣辱仍从容闵先生身上集中了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向上、任劳任怨、淡泊名利、忍辱负重、老实做人、扎实做事的优秀品质。在闵先生78岁寿辰时,我曾经为他写了一首诗,其中写道:“清贫淡泊无所谓,盛衰荣辱仍从容,教书育人露本色,耕笔耘墨显英雄。”“文化大革命”中闵先生受到很大的冲击,自己高血压,闵师母身体也不好,孩子受牵连都到外地去了,家里十分困难。但闵先生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坚持下来,而且始终不渝地坚信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文革”结束后闵先生积极要求入党,虽然未能如愿以偿,却表现了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对党的一片赤子之心!“文革”结束后,闵先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焕发了第二青春!不顾年老多病带博士、硕士,组织编教材、翻译书籍,在职工作到近80岁。这种忠诚于教育事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闵先生也是经济管理系乃至光华管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78年在原经济系中设立了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闵先生当时是教研室负责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80年就招收了第一期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因此,光华管理学院的历史完全可以追溯到1980年!闵先生为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的建立、招收国民经济专业本科生作出了努力和贡献,为后来经济管理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记得最初在这个教研室工作过的老师现在在光华管理学院的还有5位,即闵先生、胡健颖老师、曹凤岐、张国有和杨岳全杨岳全老师已于2009年4月去世。老师。后来厉以宁、陈良锟、高程德、秦宛顺、靳云汇和范培华、王其文、梁钧平、朱善利等老师加入经济管理系的教师队伍,最终建立了经济管理系和光华管理学院。

老一辈同志创立了光华管理学院,并创立了光华品牌。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光华的今天!我们作为后来者不能忘记光华的历史,不能辜负老一辈同志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光华管理学院!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损害和破坏光华品牌、损害和破坏光华的荣誉、声誉和形象!要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创一流!要贯彻“十七大”精神,以人为本,创造出光华管理学院凝聚、团结、民主与和谐的气氛,为把光华管理学院建成国际一流的商学院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闵先生健康长寿!同时附上1996年写给闵先生的一首诗:师者风范——闵庆全先生纪念文集七律

——祝贺闵庆全教授七十八岁寿辰

1996年12月21日七十八载度夏冬,

晚霞映照夕阳红。

清贫淡泊无所谓,

盛衰荣辱仍从容。

教书育人露本色,

耕笔耘墨显英雄。

年逾古稀春犹在,

寿比南山不老松。

2011年10月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