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江洪《咏蔷薇》
蔷薇在爱中开放,爱是温暖的衣。
——杨牧《日暖》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蔷薇水冷。
——辛弃疾《清平乐》
——月季花开,
开在心里:在倒挂的
蔓藤下。
——杨牧《月季花开》
莎士比亚的名言:“玫瑰,无论如何称谓,依然芬芳迷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实,在欧洲语言里玫瑰从来就只有一个名字,不管是拉丁文和意大利文里的 rosa,还是英、法、德语里的rose,简单明了。反倒是中文,玫瑰有着不同的名字,而且随历史的演进而变化。
从它“玉”的部首可以看出,“玫瑰”本是美玉之称,又名“火齐珠”。《韩非子》中有一则寓言,说楚国人到郑国卖珍珠。珠子放在木兰做的小柜子里,用桂花和椒兰薰香,上面还镶了珠玉、玫瑰、翡翠。结果买主把柜子留下,却将宝珠退还给卖主!因此有“买椟还珠”的成语,表示见识短浅的意思。典故里的“玫瑰”是美玉而不是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有“其石则赤石玫瑰”,《上林赋》有“玫瑰碧琳”的句子,形容的也是美玉。至于玫瑰为什么会变成落叶灌木花的名字?可能因为玫瑰美玉是红色的,转借为花名。另有一说是,玫瑰花“媚如梅,香似桂”,故称“梅桂”,或曰“美桂”,和“玫瑰”谐音。
玫瑰原产中国北方,西汉以前已有栽培。《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的乐游苑里种了玫瑰。唐宋以来,江南一带普遍培植,明清以来以河南商水最富盛名。玫瑰和蔷薇不易区分,唐人徐夤《咏玫瑰诗》已指出这个事实:“芬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蔷薇好栽培。”两者的差别可能在形态和香味上。蔷薇的香味比较淡,并囊括爬藤式的品种。《长物志》赞美“野蔷薇”(又称“蔷蘼”),说它的芳香“可比玫瑰”。蔷薇早出现在陶渊明的诗里:“蔷薇叶已抽,秋蔺浅当馥。”(《问来使》)
玫瑰和蔷薇都有单瓣和重瓣两种,一年开花一度。另外还有一种玫瑰叫月季,月月开花之意,所以又名“月月红”、“长春花”,以有别于玫瑰和蔷薇。十八世纪末,月季传入欧洲,它的花期、颜色和香味让欧洲人惊艳。拿破仑皇后约瑟芬的玫瑰园里就搜集了二十二种中国月季。现代玫瑰春夏两季开花不断,很多都是月季的混血儿子孙。今天的河南南阳号称“中国月季之乡”。
中国古籍里提到玫瑰露和蔷薇露。蔷薇露又称“大食水”,因为它来自阿拉伯。据说,当地人早上起来,将花露滴一滴在耳轮上,“则口眼耳鼻皆有香气,终日不散”。柳宗元每接到韩愈的诗文,必先以蔷薇露净手,薰香后才拜读,他的理由是对待“大雅之文,正当如是”。欧阳修编的《新五代史》,记载来自西域的蔷薇水,洒在衣服上,衣服都穿破了,香气仍在。元裕之词云:“蔷薇水润宫衣软。”《群芳谱》记载宋代宫人用紫玫瑰制成香囊,《长物志》也提到以玫瑰结为香囊,芬氲不绝,所以玫瑰又称“徘徊花”。可见唐宋以来,玫瑰在上层阶级颇为流行。
白居易的《草词毕遇芍药初开》有云:“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菡萏指的是荷花,花萼上仍带点池底的污泥,而玫瑰的茎上则长满了硬刺。玫瑰又名“刺儿玫”、“刺玫花”。《红楼梦》里贾琏编派尤三姐,说她就像“玫瑰花儿可爱,刺多扎手”。过去文人雅士的游戏给花排名,称“花客”,其中玫瑰是“刺客”。如此娇美的花却落个如此粗暴的绰号,不但甚无想象力可言,而且扫兴至极。
玫瑰多刺,让我们联想到出生在布拉格,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里尔克。这位钟爱玫瑰的诗人,一生写了多首以它为中心意象的作品,不幸的是玫瑰也与他的死有关。有一天,为了接待一位即将来访的埃及美人,诗人在花园里采玫瑰时手给刺到了。结果伤口不但没有愈合,反而扩散,以致两臂瘫痪。它造成诗人白血球症的恶化,终于不治。生命晚期虽然痛苦异常,但是诗人拒绝服止痛药。里尔克死前选了自己的诗句作为墓志铭:
玫瑰,纯粹的矛盾,
喜悦是无人的睡眠,
在那众多的眼帘下。
如果玫瑰象征诗人的生命本质与创作泉源,那么玫瑰作为他的死因则是个“矛盾”。我对第三行的理解是,它形容盛开的玫瑰,“众多的眼帘”是花瓣的隐喻。诗人安眠于玫瑰花心,再也“无人”能打扰他的“睡眠”。在此意义上,他终于找到了永恒的“喜悦”。玫瑰启发了里尔克的想象和灵感,而里尔克也赋予玫瑰以不朽的悲情。
古代中国芳香文化最完备的记载,当推明末周嘉胄编的《香乘》。书中搜集的各种香方里,用到玫瑰或蔷薇的并不多。虽然有两则香方叫“蔷薇衣香”和“蔷薇香”,实际上并没有用到此花。唯一留意到的是“玫瑰香”,它的成分是“花一斛,入丸三两磨汁,入绢袋灰干有香”。传统中国似乎对牡丹、芍药、芙蓉、海棠、梅、兰、菊、桂、桃、李等花更重视些。这点也不奇怪,因为这个现象和花香本身没有什么关系,而取决于文化意义的积累。中国历史上花的典故很少和蔷薇有关,它的重要性远不如西方文明或是中东文明里的玫瑰,至今玫瑰是英国、法国、卢森堡、美国、罗马尼亚、伊朗、叙利亚等国的国花。也难怪,几年前中国大陆的诗坛掀起一场论战,发生在所谓的“知识分子诗人”和“民间诗人”之间。后者对前者的主要批评是,前者的写作过于西化,脱离人民大众和日常生活,其中一个负面的例子就是诗人作品里老爱用玫瑰的意象。其实,玫瑰,不管是它的名字,还是花种本身,都不是舶来品!
时间对鲜花而言,一如对美人和爱情,是致命的敌人。虽然没有“永恒”这回事,但至少我们可以延长它的芳香。除了玫瑰油和蔷薇露(务必放在深色玻璃瓶里及阴凉处),干燥的玫瑰可保留一年以上。选个阴暗通风的地方,将鲜花倒挂起来,几天就干了。一枝一枝而不要整把地挂,那样就不会挤压变形。挂时用橡皮筋或松紧带捆起来,因为花干后会缩小,用有弹性的绳子系住才不会落地损坏。用来干燥的玫瑰,以未全开的最佳,开满了反而不美。颜色以浅色或艳色的效果最好,如粉红、橙红、嫩黄、鲜黄;深红或白色的玫瑰都不理想,因为红的干了变黑,白的则变得枯黄,都不好看。长枝的玫瑰干燥后可以一并放在竹篮里,短的可以做玫瑰花球:一枝枝插满一个泡沫球为止,然后以缎带挂起。讲究的话,可将泡沫球先黏上薰衣草花再插入玫瑰,更芬芳袭人。
根据基督教神秘教派的说法,圣多明尼克 (St. Dominic)梦见圣母玛利亚赐予念珠,颗颗有玫瑰香。古代基督教徒祷告用的念珠,就是用玫瑰花瓣做的。如果你想试试,其实不难,只是需要耐心而已。先采撷一大纸袋的新鲜玫瑰花瓣,任何颜色皆可。挑拣干净,已经开始枯黄了的不要,先用绞碎机打碎,然后放在生铁锅里,加一杯清水盖上,以小火焖煮,开时熄火。待冷后,再重复一次。火要小,否则会烧焦。也不可煮太久,否则香味会流失。焖煮过的花瓣已变成黑色,散发出浓郁的清香。把水分挤去,待稍干后,像做汤圆那样用手滚成三四公分大的丸子。丸子要大,因为干了以后会缩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趁没干透前,每粒丸子用大号的缝衣针穿孔,然后放在垫了蜡纸的烤盘上,以低温 (两百度)烘焙。大概要一天的时间才能达到足够的硬度,不再变形。用丝线穿起来,就成了一串乌黑的玫瑰念珠。如果你喜欢,也可以穿插对比颜色的琉璃珠或玉石珠子。玫瑰香珠完全干后像木头一般结实,不易败坏。一串亲手做的玫瑰香珠,保证全世界独一无二。据说,它的香味可以保存百年以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接近永恒呢?
下次情人送你玫瑰,想想看你要如何留住那份甜美,那段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