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第二辑华服

双行横扣的黑呢斗篷

<<上一页

张爱玲在小说《色戒》中写到一种很特别的着装:黑呢斗篷——“左右首两个太太穿着黑呢斗篷,翻领下露出一根沉重的金链条,双行横牵过去扣住领口,战时上海因为与外界隔绝,兴出一些本地的时装。沦陷区金子畸形的贵,这么粗的金锁链价值不赀,用来代替大衣纽扣,不村不俗,又可以穿在外面招摇过市,因此成为政府官太太的制服,也许还受重庆的影响,觉得黑大氅最庄严大方。”

一件服饰的流行从来都不是偶然的,与经济文化地域紧密相关,因为是在战时,因为又是官太太的着装,两个必要条件作底,黑呢斗篷,而且还是双行横扣并且以金锁链代替纽扣的黑呢斗篷就应运而生,它出现在《色戒》中无疑是最恰当的。《色戒》应该算是一篇纪实小说,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郑苹如刺杀丁默村。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记住郑苹如那身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当然,在小说中她是王佳芝,在电影里她是汤唯。郑苹如住在万宜坊,离张爱玲所住的常德公寓并不远,当年这里一栋房子要几十根金条,上海的顶级时装店“绿夫人时装沙龙”就在这里,这间“绿屋”是上海名媛明星逛街必访之地,想必张爱玲或郑苹如是这里的常客,张爱玲的桃红色软缎旗袍,郑苹如的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都是在这里定制的吧?还有官太太的双行横扣的黑呢斗篷。据说,当时的“绿屋”经营策略十分独特,从衣服、鞋帽到各种配饰一应俱全,任何一个女子走进去,出来就能从头到脚脱胎换骨,但代价也是非同一般的昂贵。“孤岛”时期的上海滩其实物资紧缺,布亦是紧俏商品,高官的太太爱穿黑呢斗篷,但是官方却很难找到真正的黑呢子或黄呢子做军装,于是就到乡下收购那种麻布,回来染成黑色或黄色,《色戒》小说中提到用厚厚的黄呢布做窗帘,在当时算得上奢侈品。

作为美女特务郑苹如,她家境富有,还上过《良友画报》封面,这在当时富家女中是一种新时髦。另一种时髦就是用皮货做领子,显示一种富贵身份。郑苹如刺杀丁默村就发生在张爱玲居住的静安寺西比利亚皮货店,这家皮货店现在还在,只是搬离了此地,店里贴满了几十年来的老照片。紧邻这家皮货店的,是珠宝店。李安为了拍《色戒》,特地搭了这个景,珠宝店就是张爱玲的好友炎樱家开的。炎樱一家是斯里兰卡人,一解放炎樱父亲就走了,珠宝店盘给大弟子陈福昌,“文化大革命”一到,店就关门了——珠宝也好,时装也罢,都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东西,全都要扫进垃圾堆。

黑呢斗篷,双行横扣的黑呢斗篷,似乎后来再没有在中国内地出现过,不过它出现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在一片姹紫嫣红的旗袍裙袄之间,它确实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一股另类别致的异域风情。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