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澳洲记游

布里斯班一日

<<上一页

那天,我们参加了布里斯班当地的一日游。在力争准时的情况下,我俩也亲眼目睹了老外们拖沓、懒散的毛病。旅行一旦成为要相互约束尊重的团体活动,其精彩度就会大打折扣。根据旅游手册的介绍,一日游看来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可是最后发现,许多节目也就是在大巴里走马观花。在南岸漫步时,发现曾经让我们向往的“热带雨林漫步”原来就是比复旦大学燕园还要小的一块区域,而布里斯班河边的morning tea or coffee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有味道。

一路算计时间和景点次序,这样的心态下所见的景物就常常无法进入心灵的深处。或许,唯一可以写上一笔的就是在布里斯班游河结束后,我们曾以为自己掉队了。一场虚惊后,两人开始自我检查,觉得问题就在两个英语教师竟然听不大懂澳大利亚英语。导游兼司机的那个小伙子插科打诨的工夫一定不错,因为车上常常爆发出笑声,而我们俩却面面相觑;常常在重要信息出现之前,听力处于麻木状态,会忽略掉后来的关键语汇。即便听懂了,也会不太肯定地反复确认,自我感觉窝囊极了。

幸好,下午的半天游程弥补了上午因为旅游车迟到及“掉队事件”的不快,在考拉保护区里(布里斯班的这个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规模及最早的),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了从年幼跨越到年老的考拉熊,保护区里分设了“雌性考拉生育区”、“考拉养老区”(据说最年长的曾经终老于21岁)、“幼年考拉区”、“光棍雄考拉区”等,加之憨态可掬的wombat(袋熊),不惧生的袋鼠等动物,它们都在和谐美好的自然中怡然自得地生活着。那个保护区有个很有趣的名字,Lone Pine(我们认为应该叫作“龙柏”),那些挺拔、秀美、苍劲的大树映衬着湛蓝的天空,美得令人心颤。最后,在Mt Coo tha(布里斯班的最高点),城市的一切尽收眼底,为当日的旅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行千里路,破万卷书,我相信人会在不同的地域里,重新审视以往的很多问题,多多少少地得到某种程度的感悟。我呢?在英语的国度里,失去了使用英文的信心;在激情逐渐褪去的爱情中,体会衰老将至的恐惧和担忧。可是,我一直在走,也努力在消极中寻找积极和乐观。

会议晚上有一场所谓的“圆桌讨论”,主题是“Is Shakespeare still relevant”,但学者们都兜着圈子,说一些让人昏昏欲睡的话,其间的一位中国学者(其实是在英国旅居了近二十年的中国人)大谈莎士比亚对中国戏剧和艺术生活的影响,她还以此出了专著,但是,我听下来,多少觉得她在对老外们传递着表象正确,实质差池含混,甚至落后的中国信息。不过,英国的生活和大学教职让她的英语驾驭能力游刃有余,这或许就是到达“成功”所需要的那段距离。

我逾越不了这段距离,现实的生活决定了我行走的界限,而我,这次在澳大利亚,认识到必须要坦然地接受这个事实,学会习惯于自己的平凡和不足。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