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的城市观光后,又是自由行走在悉尼的时间,一天瞬间滑过,坐在电脑前,整理着照片,也整理着思想。
司机导游的英语非常清楚,我们终于从几日的困惑中解放出来了。同时,我们还确认了一件事,这位司机一定接受过高等教育,因为他的英语具有顺畅合理的语法和结构。我们还打趣说,原来我们的耳朵只听得懂文明人的英语(哈哈,这肯定是阿Q精神了)。
悉尼的中心城区和许多大都市一样,繁华而高楼大厦林立。不过,城市多了几个海湾,就多了许多蓝色的水域魅力。不时,在冬天的街头有穿着背心短裤跑步的健身爱好者,健康美丽,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不少活力。悉尼歌剧院和港口大桥终于从书本和画面上落实到了真实的景色,这种落实也成了旅行的某种执著的目的。不过,从画面到实物的过程,也带着从虚幻回归到真实的想象落差,一般都是真实在低处。
邦迪海滩在冬天才会有它特有的纯净,海浪不时地冲上沙滩,阳光抚摸着细腻的沙石,而这样的景色,据司机说,在夏天几乎就是奢望。旅游车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司机清晰的解说让我们对这个城市多少有了全面的认识。不同风格的教堂散布在城市里,港口附近山坡上昂贵的住家也隐藏着许多名流,而维多利亚女王的雕像从来没有笑容,悉尼的中国城居然是中国大陆之外最大的华人聚集区。
下午,我们沿着百老汇大街一直走到了悉尼大学。那个古典的古堡式环形建筑及庭院强烈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而两点的钟声在塔楼敲过后,编钟竟然奏响了一段段美妙的乐曲。靠在廊柱上,我几乎沉醉过去了。这个片断肯定会深刻地进入我的记忆之中,难以忘却在这恍若隔世的校园里,有那么一段时间,音乐让我暂时跳脱了肉体。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一定会是它的标志性大学校园,这是我历来认定的,这里让我联想起剑桥的三一学院,不知道将来画面落实时,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