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橙卡,我不断地穿行在巴黎这个轨道交通可谓阡陌纵横的城市中。当日的路线是这样的:第一站拉德芳斯新区的新凯旋门,第二站罗丹美术馆,第三站加尼叶歌剧院和“老佛爷”百货大厦。从上午8点多出发,回到旅馆已是下午3点。
拉德芳斯新区的建筑全然不同于旧城,大胆创新,充满了摩登情趣。曾经有人很淡然地对我说,新区不值得细细观赏,毕竟那里没有悠久的历史。不过,那里依然充满了巴黎的情韵。拉德芳斯的法文象征的是1870年法国抵御普法战争中的入侵者。在这片区域中,古老荡然无存,充溢着高速、快节奏的现代气息。广场周围的建筑和广场上的雕塑时刻提醒着人们,巴黎人既有古典的先锋精神,又有现代的开拓气质。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Les Quatre Temps(四时),它竟然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对面的那幢三角形的建筑CNIT创建于1958年,已经是新区最古老的建筑。据说新凯旋门遭遇了巨大的争议,远看像个中空的方块,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窗户,竟然完工于1989年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日。漫步在广场上,想起为了搭乘抵达拉德芳斯的地铁,我竟然等了四辆火车,车厢里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都是要赶赴新区的办公地点。看来,巴黎的新城为旧城腾出了自由呼吸和养护的空间。
罗丹美术馆中,我亲眼目睹了那些充满了生命力的作品:《思想者》《吻》等顿时落实到了实处,尤其是《吻》,充满情欲、恣意深情的两个人近百年来一直在大家艳羡的注视中。我在手册上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此处除了罗丹个人的作品,其中最知名的是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的卡蜜儿,她也是罗丹的情妇。罗丹在1898年抛弃卡蜜儿之后,她的病再也不曾好过,余生在精神病院中度过。”
我注视着她的作品,在我的眼中,同样出色!只是,我一直在想,罗丹是性无能者,那么,这些美好的爱情作品,以及这位情人的命运,却与事实发生着巨大的冲突。走在这幢洛可可建筑的四周,欣赏着花园里那些大型的罗丹作品,我无从找寻答案。
加尼叶歌剧院与“老佛爷”百货大楼几乎在同一处,而这片商业区的繁华,与上海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更遵从艺术的享受,尤其是“老佛爷”这家老牌百货大楼,里面的穹顶几乎可以用美轮美奂来形容,打心里觉得,浏览橱窗现在成了我旅游中的重要乐趣。午后,饥肠辘辘,我买了巴黎式的午餐,夹心长棍面包,边吃边走,回到了住地。对了,我还拍了一张面包陈列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