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夜里到达苏格兰北部小城因弗内斯时,天依然放亮,原来纬度升高,夏季日照时间特别长,早上四五点一直到夜里10点半,都有日光。居住的小旅馆干净可人,与伦敦的简陋相比,真让人满心欢喜。十个小时的火车车程,居然也挡不住我们激动的情绪。近夜里10点,我们还是决定去尼斯河边走走。离开了嘈杂的伦敦,小城的这份安静真让人心旷神怡。沿着尼斯河,看这座宁静古老的小城在将暗未暗的天际下,慢慢地散发着自己悠然的味道,海鸥在头顶盘旋,紧紧地盯着河畔一位拿着面包的姑娘,一只,两只,慢慢地聚集在她身边。我们经过时,哈哈地笑着她,融融的暖意就在街头弥漫。许多天下来,无数城堡、教堂、绿地,不断进入眼帘、脑海,竟然有些激动好奇不起来了。可是,到了苏格兰高地,尤其是目睹街头的男人真真切切地穿着苏格兰格子呢短裙(kilt)时,还是有一种视觉和心灵的振奋。
次日早晨,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我们俩对于某些人所认为的苏格兰乐音一般的英语并不受用。早上抵达餐厅时,按照订房时的条件,准备吃一顿含在房费中的早餐。笑容满面的姑娘叽里呱啦地讲了一堆话,听懂的只有“包括煎蛋、香肠、黄豆、炸薯饼”,我高兴地点头说:“good!”结果,还没等人上盘,发现吧台上清楚地写着:大陆早餐全免,要英式早餐,每位另付5镑。哈哈,居然好不容易听到的几个单词,就是英式早餐!
后来,在爱丁堡大学巧遇香港中文大学的孔教授(他本人在爱丁堡大学读完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居然也赞美苏格兰英语“优美”(melodious),而之前我们在办理入住时,那位彬彬有礼的前台女士,说了一句“You should pay on arrival.”我竟然把pay(付钱)听成了pee(小便),愕然不已。等回过神来,滑稽之极。
尼斯湖之旅是因弗内斯一天行程中最美好的。游湖时,看到湖畔点缀的中世纪建筑,深色的湖水凉意逼人,尤其是上岸看到的厄卡特(Urquhart)古堡废墟,更令人惊艳不已。这么多次走在残垣断壁中,这种氤氲神秘湖畔的古代苏格兰城堡,还是让人对高地充满了遥远亘古的怀想。司机(兼导游)是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称尼斯湖水怪时,用的是女性第三人称,站在湖边,体会四周的氛围,觉得水怪被认为是女性,确实符合这里幽深、静美的环境。
有趣的是,我们一直拿当地垂钓者亲眼目睹水怪的证词,和2007年中国陕西省周姓农民发现华南虎,并拍下照片,公之于众的事件相比较。直至2008年7月,“周老虎”事件才尘埃落定,当事人承认了造假,可是聪明的人们,都明白农民背后更复杂的造假系统。为当地旅游资源宣传,为投资环境造势?答案不言而喻。那么,尼斯湖水怪呢?如果是假,我们也愿意为这出尘脱俗的风景,心怀深深的谅解。世上的神话、传说、目击背后,总是会有不同的支撑体系,在相信和不信之间,人类编织着瑰丽的文化,当然,偶尔沉渣泛滥。
若干年前,对尼斯湖充满好奇的人,特意驾驶潜水艇入水,孰知,湖水周边的山石熔岩在水中有大量黑色沉淀,入水三米,四周漆黑一片,湖面的反光倒让潜水艇举步艰难。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哈哈大笑,一致认为,那是神秘水怪得到了上天的庇佑。
后来,在去与麦克白有着某种因缘的考德古堡的途中,我见识了高地的魅力。同样是村野,高地的这派风景,更多带有一种恣意蔓延的豪迈。苏格兰诗人彭斯写下了那首《我的心在高原》的诗,吟唱着“我的心在高原,追逐着奔跑的野鹿”。在眼前的场景下,那几句诗跳跃在心头,我充分明白了诗人对高地的热爱,对自由率真的向往和留恋。
因为错误的旅游信息,我们把考德古堡与麦克白联系在一起颇有些一厢情愿,可是,在那座号称全苏格兰最美的古堡中,我们还是看到了某种奢华之下的苍白。考德伯爵是这座古堡及周围花园、林地的主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第二次结婚时,娶了年轻貌美的捷克女伯爵。考德伯爵去世时,写了遗嘱,把古堡和周围领地全部给了心爱的妻子。据古堡的工作人员说,现在,考德夫人每年冬季来古堡居住,其他时间,则蛰居在两英里外的寓所。倾听这位绅士的解说时,我忽然瞥到了他脸上流露出的某种隐约的笑意,果然下面那句话,来得更惊心:“考德伯爵第一任妻子生的子女们,都等着这位古堡的女主人死去,好早点继承地产。”
此语一出,脚底凉意顿生,忽然觉得所有眼中的古董、珠宝、名画、古家具,一切的华贵,都成了人世无情的束缚。再看墙上挂的那幅油画,女主人优雅美丽,眼波里竟然流动着忧郁,想想这是我的移情,油画完成于考德夫妇新婚,这种忧伤,恐怕是我的主观臆断。可是,分明那张秀丽的脸上掩不住那抹伤感,为了无法永远拥有的爱情、财富,还是稍纵即逝的青春,总之,那么多人等着自己死去,这一悲剧,这无谓的执著和执相而求的人世欲望,真是隔山隔水、跨越日月地和麦克白的权欲悲剧发生着千古的交响。走在齐整到令人悲哀的欧洲园林里,回头看古堡,环顾修剪到毫不越矩,对称到令人窒息的园艺,这座最美的古堡竟然成了蓝天下人生的一个悲剧隐喻。
离开考德古堡,走了一英里高地,终于来到公共汽车站,等车的间隙,到附近的村庄看看,正好看到炊烟袅袅的景象,刚刚从考德夫人华美的古堡跳脱,更觉得普通生活如此美好,平凡惬意原来是福。说到平凡人生,忽然忍俊不禁。我们两个人且走且行,一路从南海岸到达了苏格兰,因为人民币与英镑的巨大差异,以及两国消费水平的落差,一直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其实,即便在国内,我们依然是那种生活上保持草根水平的平民。喜欢欧美国家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在许多公众场合,吃着自己配给的平价午餐,在那样充满个性、崇尚自由的环境中,丝毫不会觉得自卑和不安。不过,有趣的是,从爱丁堡去纽卡斯尔的路上,我们竟然坐上了头等车厢,列车服务员推来食品车,主动问我们要茶还是咖啡,要哪种软饮料,并且让我们吃饼干时,我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惶恐,担心这是消费陷阱。结果,一切是全免的,是头等车厢的基本享受。我们相互嘲笑对方,说活到现在,坐头等车厢是歪打正着,想避开高峰时段的高价车票,竟然幸运到低峰时段坐上了头等车厢。然后,联想晚上吃上热气腾腾的方便面都如此心满意足,还相互打气,说自己是物质上的草根生活,精神上的贵族享受。不过,比起那位拥有亿万身家的女人,被人虎视眈眈地盯着,或是为财富撕破人情的脸皮,我们的平凡普通,反而是幸福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