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英国记游

爱丁堡散记

<<上一页

说到平凡实惠的生活,其实很多我以为不用太多考虑物质的人,都乐此不疲地过着。比如香港中文大学的K教授。与他在爱丁堡大学餐厅的偶遇实在是很幸运的事。他带着我们走了霍利路德公园(Holyrood Park)。这一个多小时的山坡漫步,让我们俯瞰了大半个爱丁堡城,还听了许多趣闻轶事。爱丁堡是个节日之都,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即将拉开序幕。整个城市充满了古朴历史的味道,山地漫步中,路遇的陌生人都热情地打着招呼,天气永远是大家的流行话题。跑过身边的人们,健康快乐,令人羡慕。不远处还有人在攀岩,这片火山沉积岩倒确实满足了极限运动爱好者。草地绿得清新可爱,天空蓝得纯净透明,这样的天气,在苏格兰是少见的,被我们遇上,真是缘分。细心的K教授在带着我们走完山路后,还特意准备了一份他用彩笔画好的线路图,让我们以霍利路德宫为起点,漫步徜徉完皇家一英里丰富的人文景观,然后登上爱丁堡古堡,转道新城(十八世纪初建)的王子街,从古至今地结束一天的行程。

苏格兰的女王行宫霍利路德宫,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女王每年夏季都要来此小住一些日子。走在宫殿中,发现历史的宏大叙述中,依然重复着个人权欲的悲剧。年轻的苏格兰玛丽女王幼年就登上王位,早早又被迫放弃权力,两次婚姻匆匆告终,个人情感毫无归宿。墙上的画像一幅幅从我眼前划过,对于文化谱系完全不同的我,产生不了任何感情的化学作用,可是,我驻足凝望玛丽女王画像,还是移情入景地认为,那双眼睛底下,分明是惶惑和忧伤。

同样,走过了皇家大道(Royal Mile),从一幢幢的古典建筑和雕像前经过,眼睛和大脑应接不暇地接受着信息,得不到消化。童年博物馆里,看到那句“永远的孩童”(Kids forever),很觉愉快,这是多么不可能的奢望,可是为此,至少要努力经营一份不世故、少庸俗的童心。想到那日沃尔顿先生的莎剧观赏故事,《暴风雨》中,公爵的女儿米兰达由一位男演员扮演,成了长胡子的美女后,当场观众中,只有儿童能泰然接受这种人间奇观。天生的好奇和对艺术美好的敏锐,就在尘世的磨蚀中一点点消耗。因此,谁能永葆这颗赤子之心,真真是最难以达到的理想境界。作家博物馆关门,我喜欢的诗人彭斯无从靠近,不过,走向大门的台阶上,看到一行字,大意是:平凡而没有忧惧的人生是最惬意的。瞧瞧,这一路走来的警句,就像一出系列剧,前后串联,都有内在的逻辑。

走到爱丁堡古堡,其实已经筋疲力尽,走在古堡中,俯瞰远方的城市天际线,忽然觉得负荷的背包就像猪八戒背上的媳妇,越来越重。在军事博物馆看一部介绍苏格兰军事发展的短片时,竟然眼皮开始打架,面对着血性阳刚、好战勇猛的苏格兰民族个性,一点都不觉振奋。一路走下来,脚底的血泡已经出现发散性刺痛,可是,我知道,不继续走,就来不及吸收更多新鲜的信息。这种精神上的贪婪,体能上的缺陷,成为目前最大的一对矛盾。

等公车去火车站的时候,第三次与K教授不期而遇,如此的重复,看来是天意了。到了车站,看到K先生也在积极地问询旅游信息,他的夫人和岳母已经从香港起飞,转天即将抵达爱丁堡。K先生的细致和凡事经济实惠的态度,让我很感慨。当然,他看着我们,竟然另有感慨,“年轻真好!可以有这样的体力一直走下去”,他反复地对我说。

因为这句话,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为了年迈的时候,少一些遗憾,这一路的行走,将会更有力、更坚定地继续下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