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

港澳记游

离岛行

<<上一页

记得若干天前在杭州的家中,我读到大概是尼采《偶像的黄昏》中的一段话,一时颇有感想,就念给他听。内容大约是关于一次博士考试,考试的问卷问道:“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有人答:“把人变成机器。”然后又问:“用什么方法?”回答是:“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当时的感觉,倒在这一天应验了。我们是套着高等教育束缚的人,机器的成分多少是有的。在去大屿山的海轮上,忙着对照旅游手册,于是,在万顷波涛中,我渐渐厌倦自己这种功利的方式。毕竟,当时说好了,纯粹是去大屿山放松身心。但是,我们似乎还是想从这旅行中尽量“挖掘”什么。

挖掘到什么了呢?除了知道大屿山是香港最大的外岛,除了在探趣巴士上走了长沙、昂平大佛、大澳渔村这三个景点外,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发现旅游巴士的录音中英双语解说,确实成功地用高等教育的武器,化腐朽为神奇,把或许在大陆无甚特别的景致,给予了合理、优雅的美化。大屿山唯一美好之处应该在于它四周围的茫茫水天,以及在离开港岛仅五十分钟轮船航行距离的地方竟然保持着少有的宁静。长沙不如海南岛亚龙湾的沙滩,大澳渔村无论从历史还是风景上都不如浙江舟山的任何一个(或许只有解说词中那一句“大澳可以说是香港旧貌的写照”,还可以让人有点回味),另外,大佛在雾气中的若隐若现多少给了我一些了悟。

好在那天所说“厌倦自己”已经从一天的旅行中消退了不少。对于香港的陌生感也在减少。对于完全不同于自己生存环境的这里,此在,我也不再苛求,而是尽量学着去喜爱。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