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杨扬
论1959年《雷雨》修订与自然主义批判的关系
祝宇红
学科化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的几个问题
斯炎伟
“信应是实实在在的,必本于诚,出于诚”
宫立
当代文学史料学研究的“一孔之见”
顾绅楠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周扬致许羡苏书信考释
葛涛
《崛起的诗群》版本流变与编辑策略
郭灵西
张爱玲及其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罗璇
新见关于胡适的两则史料
梁鸿威
中共抗战文艺政策的务实与前瞻
张中良
试论超大规模的文学人口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性
石岸书
“战败的先知”:革命低潮中的未名社
付丹宁
外籍译者、外交想象与中国革命文学的东亚路径
徐臻
不在场的在场者:“鲁迅”与第一次文代会
王秀涛
民众、民族—国家与牺牲者
李晨
从曹禺的《雷雨》到莫言的《鳄鱼》
刘勇
莫言的“黄金时代”与庄子哲学
王学谦
“人”的辩证法
韩松刚
民国媒体人做广告的艺术
张志平
虚幻的精神高度
张惠
注:会员可以免费阅读期刊的全部内容。非会员可免费阅读前两篇,其他篇只能查看30%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