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大学课堂,如何讲晚清“五四”文学?
文贵良
现代文学史重构之“中间物”
方长安
从世纪“末”到世纪“间”
易晖
“重读路遥”与“重返八十年代”学术思潮
王仁宝
“国民文学”的性别内涵及文学史价值
刘钊
流动性与经典性不可兼得?
王玉玊
切片、样本、透视:日常生活与当代女性文学的历史书写路径
李萱
老舍在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张智勇
《东北文学》的艰难创刊及历史贡献
王翠荣
不一样的革命“中年”:动员机制与农民主体地位的再生产
王雪
书信·祖父·抄古碑
董炳月
空间的时间性审美
霍士富
李秉中其人
袁洪权
论陈寅恪“续命河汾”的学术理想
关爱和
张资平的长篇小说长销术与营销策略
陈思广
须弥入芥子,烟霞出精神
申霞艳
家庭结构中的情感迁移与传统文化的回切
田泥
歧路与悲歌
康宇辰
重构北京:词与物,镜像或隐喻
王德领
许寿裳“去左翼化”的鲁迅阐释
陈华积
萧红作品德语译介与接受研究
孙国亮
注:会员可以免费阅读期刊的全部内容。非会员可免费阅读前两篇,其他篇只能查看30%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