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哲学的走向
郭湛
社会哲学的视野与意义
陈晏清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
李翔海
人文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代定位
刘晓英
从总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贺来
论哲学的体系化
陶富源
实事求是是世纪之交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荣开明
论现代观察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论设定
胡潇
知识涵义的转变
金吾伦
“实践”范畴生成考略
王干才
论实践作为检验和实现真理的根本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李继武
实践:社会发展和发展哲学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杨信礼
价值:“是”与“应当”的统一
徐贵权
论社会群体评价活动的评价标准
陈新汉
评价问题讨论述评
漆玲
重视对思维控制论的研究
陈文江
时代的思维与思维的时代
雷弯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自觉历史主体
程家明
论科学武装的精神价值和实践意义
赵应云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张俊芳
从生产力发展形态的嬗变看其现代化的实质及实现
武继素
世界历史理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逻辑转换
王君琦
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现方式
章辉美
自然与文化
夏甄陶
“理想”的哲学反思
张曙光
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理论探析
万光侠
“自私普遍规律论”辨正
吉彦波
回到马克思,厘清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本刊记者
注:会员可以免费阅读期刊的全部内容。非会员可免费阅读前两篇,其他篇只能查看30%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