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五十年,走向新世纪
李铁映
回顾与期待
本刊记者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屠春友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庞元正
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李德顺
哲学范式的变革与世纪之交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王雨辰
现实生活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封毓昌
体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孙伯鍨
哲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转向
孙显元
现实与未来:21世纪哲学展望笔谈(之一)
孙正聿
现实与未来:21世纪哲学展望笔谈(之二)
孙利天
哲学的当代境界
丛大川
哲学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反思
朱德生
建构面向21世纪的生存哲学
张曙光
中介视域的真理观
尚东涛
论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
林建成
超前认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
张军
现代精神与传统思维方式
王元化
理论思维与知识创新
王新喜
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要因素
张义生
辩证语义运动:辩证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
苗启明
评价论研究的新进展
陈新汉
评价论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马俊峰
从类本位的观点看社会可持续发展
李黎明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周笑冰
论人文社会理论发展的逻辑连贯性的强度及其特点
人的发展:历史演进与价值理想
于仁松
价值世界:人的类生命本质
李君兵
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
李佃来
注:会员可以免费阅读期刊的全部内容。非会员可免费阅读前两篇,其他篇只能查看30%的内容